在金融危机带来的阵阵“寒意”中,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于昨天拉开帷幕。此次有一倍于去年的首脑级人物聚集瑞士小镇达沃斯,共商金融危机突围之道,着意“构建危机后的世界”。有人认为,全球经济现阶段正遭遇经济全球化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危机,那么,此次金融危机对于全球化意味着什么,是全球化进程中一次偶然爆发,还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今后,全球化之路又将通向何方?
全球化会否掉转势头? 全球经济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重创,有不少人悲观地认为此次危机会使全球化退潮甚至中止。
对此,国务院发展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侯若石坚定地表示,全球化的趋势是客观现实,也是经济活动即物质生产到市场交换的一个必然结果,它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当前,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化进程也许会暂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但从长远来看,这一趋势非但不会放缓,反而还会加快。”侯若石说。
上海社科院全球化经济研究室主任金芳也持相同观点,并表示倒退和封闭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金芳通过详细的数据描绘了全球化在最近二三十年里迅猛推进的势头。她说,全球化在“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这三个核心领域都有明显的快速发展。“比如贸易领域,在全球化刚开始的1960年到1985年的25年间,全球贸易出口额从1万亿美元仅增长到2万亿美元;而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年到2005年20年间,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
全球化软肋在于制度? 但是,不可否认,全球化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隐含问题。金芳指出,全球化发展近30年里一直处于内部失衡的状态。“全球化包括功能性全球化和制度性全球化两个方面,近30年来,功能性全球化在私人部门利益驱动和市场力量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但制度性全球化的推进始终较为落后。”金芳表示,尽管在国际贸易领域,制度建设已经起步,但在金融投资和生产领域,制度建设还很滞后,全球化多边治理体系的很多领域还在沿用上世纪40年代建立起来的制度。
事实上,之前人们在检讨这波金融危机爆发原因时,也在反思其暴露的许多问题,如美国人的消费方式、金融创新过度等。其中,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也是一个屡屡被提及的“病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现存的国际金融体系的相关“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全球参与的民主性,导致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一现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原应负有维护全球金融安全和稳定的职责,但实际所为常常“厚此薄彼”。这次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也和其近年来将较多精力放在应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型市场国家的金融风险上,而对发达国家,特别是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状况则疏于关注有关。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经济学家指出,这次危机之所以以惊人的速度既向全球蔓延又向实体经济侵蚀,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此前将次贷衍生品在全球投资者中频繁转卖,另一方面,也和美国倚仗美元的优势地位和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来“绑架”世界经济并向外转嫁风险有关。
侯若石表示,全球化的稳步推进需要公平、公正的国际金融体系和机制来保障,如果后者跟不上前者的步伐,或者说后者是由某些国家主导而非全球参与,那么这样的全球化显然已背离其多元民主共生的宗旨,而成为由某些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
全球化模式面临调整?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波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是一个“拐点”,同样,对全球化进程来说也未尝不是。金芳认为,这种近30年来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模式或将面临结构性的调整。
从去年召开的G20会议,到这次的达沃斯论坛年会,不难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轨迹,即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不少原本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不再是点缀,而是和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甚至后者视前者为危机的“救星”。“随着新兴市场力量的崛起,未来全球化治理结构和推进方式将面临重大变革,将更加突出"共同治理"的理念;全球性规则的制定也将总结、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有效方法,更合理地反映多元增长主体的利益。”金芳说。
另外,侯若石指出,在现行的国际规则体系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全球化发展的现实下,中国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想正当其时。“但如何建构这一秩序、怎样具体操作目前尚无成熟方案,我们在设计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侯若石说。(本报记者廖勤安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