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今年春节,成都烟花爆竹燃放首度解禁改限。虽然有烟花爆竹大量燃放,但牛年第一天成都空气质量依然达到良好。
这一突出的成绩与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所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成都市坚定不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虽然经历了千年不遇的“5·12”地震袭击,但成都创建成果经受住了考验,城市文明凝练升华,交出了一份文明城市创建的满意答卷。
以人为本科学创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面广,涉及各个领域,涵盖各个方面。创建工作越往前推进,难度也就越大。
从2008年1月31日起,由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牵头的“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调度会”,每周一、四如期召开,“雷打不动”,提出问题、找人负责、限期整改。经过扎实有效的“调度”,使一道道久而未解的难题相继迎刃而解。
去年4月28日开始,调度会创新形式,开到创建第一线,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开,碰硬斗硬,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和所在区当场敲定解决措施,在规定的期限内达标,并广泛发动媒体公开发布,跟踪监督。经过一系列真抓真干的工作,出色地解决好了菜市场环境卫生、出摊占道等老大难问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这块"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更好地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说。
“假如成都每个家庭有一个人每天进菜市场,成都每天就有上百万人进菜市场。”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的朴素推理,结论只有一个:菜市场是最贴近老百姓的民生。
6月底,市区两级财政投入上亿元,基本完成市区159个菜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和提升改造。而早在2005年,成都市政府就投入了5亿多元,在中心城区新建了11个菜市场。
全国文明城市考评体系中有一个小小的指标: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需达到20%,也就是说,100个成都人出行,20人选择公共交通方式。
成都首先加快了对公交线网的优化布局,并在2008年新投入使用1000辆公交车。5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推出对市区公交车实行刷卡乘车、2小时换乘免费的政策,代价是公交车每天为此少收入40万元。同时,一环路、总府路开辟公交专用道,公交车的平均时速从以前的13公里提高到了19.5公里。
9月份,成都公交集团最高日客运量突破30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80万人次,出行分担率已由2007年的16.5%迅速上升至20.7%。这个20%的突破,有利于提升城市效率,也反映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先进程度。
长效机制弥补管理服务“短板” 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探寻科学的城乡管理和治理的过程。
“要通过创建工作,真正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大街小巷,都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良好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体现出现代城市应有的风貌。”创建工作启动之初,成都市决策层就一再强调。
但作为上千万人口的区域特大中心城市,类似“谁来维护公用电话亭”的问题多如牛毛,“长效”二字要落在实处,并不容易。
如何应对?成都的行动是:构建起一个体制顺畅、重点突出、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工作网络。
2008年1月31日起,成都坚持每周两次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调度会,从细部着手,为各种庞杂、琐碎的城市管理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调度会的机制缝合了创建中重点环节的管理空白,迅速弥补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各种“短板”。
成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为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而实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不仅承接了近年来成都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果,还为政府科学调度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水平。
城市文明在大灾考验中升华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5月19日,停了一周的创建工作调度会重新举行,斩钉截铁抛出“三个不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标准不变、工作要求不变、时间节点不变。
在最短的时间里,这个城市恢复了秩序。成千上万的市民自发行动起来,加入到抗震救灾的大军。
5月12日晚,成都近千名出租车司机自发前往都江堰转运伤员、输送物资,勾勒出灾后雨夜感人的画面。
成千上万的市民涌向各个献血点。到5月14日保证第一阶段应急用血量后,成都血站设立了市民登记预约献血,近10万名市民预约献血。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凝练了成都“坚韧、从容、仁爱、感恩”的精神品质。
大灾当前,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个不变”承受的压力和考验之大可以想见。但成都,硬是啃下了一块块创建中的“硬骨头”。
地震后,国际金融危机又接踵而至。成都积极应对,未来三年将完成投资1.2万亿元,加快灾后重建、民生工程等,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12月,成都向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乡重点优扶对象发放价值3791万元的消费券。2009年1月4日,又开始向返乡农民工、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转失业人员共约15万人发放总额达7500万元的就业培训券。这两项措施均属全国率先。
扩大内需、注重民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将大大提升城乡文明程度;而城乡文明程度的提高,又将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创造更多的空间。
农历新年期间,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里,成都市城乡基层一派喜气洋洋,灾区干部群众并没有因为春节长假而放慢加快住房重建的步伐,无论是高寒山区还是平原坝区,灾后重建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大家用勤劳的双手,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新华社成都2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