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东推进农村改革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

  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2020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

  ■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4年内投300亿用于农村发展■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施10项增进农民福祉工程

  本报讯日前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意见》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08〕1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就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社会和谐稳定作出重大贡献。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改革发展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我省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任务紧迫;农民综合技能和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任务艰巨;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村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基层组织、社会管理的任务繁重。我省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走广东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阶段,必须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增进农民福祉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确保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民权益得到保障,农村和谐得到实现,开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到2012年,全省农村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县域经济实力更加壮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9000元;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宜居村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条件和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切实加强,农民民主权利有效保障,农村社会管理更加完善。到202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8万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先进省份。

  (三)基本要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强农富民,统筹城乡、综合协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自主创新、科技兴农。

  三、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着力推动经营方式两个转变。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着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的方向转变,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劳动、资本等要素参与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着力推动统一经营向多层次和多形式的服务转变,帮助农民解决信息咨询、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营销、资金信贷、风险担保等实际问题。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形式,明确产权,激发活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引导、组织农民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培育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二)实行严格土地管理,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经济补偿制度。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充分利用低效园地、山坡地开发补充耕地。科学实施围海造地工程。大力推进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改造。建立城乡土地统一登记制度。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快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盘活使用农户宅基地,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多元化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措施,被征地农民的有关社会保障费用纳入征地成本,在征地补偿费外列支。加大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力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建立与国有建设用地权能一致、权益相当的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加快制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土地增值收益管理办法和税费等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探索重大建设项目以工补农的新途径。

  (三)完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创新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按照中央三个大幅度增加投入的要求,加大对东西北重点农业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三农”和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力度。确保全省县级以上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确保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确保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按主体功能区规划,上级财政对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予以支持。完善惠民项目分级负责制度,省安排欠发达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等公益项目,逐步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按不同地区,建立省级财政支农资金竞争性分配制度。健全支农资金绩效考评制度。按照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的要求落实农业补贴政策,重点粮食、生猪大县的补贴配套资金由省承担,实行粮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制定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预案,确保粮油肉最低收购保护价的落实。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到2012年,省财政统筹安排30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四)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开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试点工作。对乡镇新设银行业金融分支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财政可给予一定奖励。建立健全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力度,对新增加的“三农”贷款,逐步建立风险补偿及担保制度,确保“三农”贷款增长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长水平。鼓励发展微型金融服务。支持境外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专业合作为社员担保等多种信用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加快推进政策性农林渔业保险工作。加快发展宽覆盖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由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农业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共同承担的大灾风险分担机制。完善能繁母猪保险,开展农房保险,逐步将大宗农产品险种纳入财政保费补助范围。鼓励大型商业保险机构及其他保险中介机构开展“三农”保险业务。

  (五)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制度,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制定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社会管理等方面政策措施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市要尽快形成完善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2012年前,珠三角各市全面铺开城乡一体化改革。东西北各市以县(市、区)为单位尽快开展试点工作。省直各部门要加强指导。

  (六)开展强县扩权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增强县域发展能力和乡镇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凡是省委托或下放给地级以上市政府的审批权,尽可能下放到县级政府管理。加快推进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方式,有序推进省对县财政直管和市县财政分治。加大对基层和欠发达地区财政扶持力度,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进一步理顺乡镇与县级政府的事权关系。探索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路,对有条件的特大镇依法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县级政府驻地镇改设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加快乡镇事业站所分类改革。推广村镇为民服务承诺制。健全市、县、镇三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推进乡镇财政和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机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集资金,大规模推进现代标准农田建设,2010年前省财政筹资80亿元,完成500万亩现代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推进标准化渔港和鱼塘建设。加快现代水利设施建设,2009年省财政筹集资金127亿元支持重点水利建设。支持农民开展农村小流域、小山塘、小灌区、小电排站、小陂头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强化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基础。健全扶持农机发展长效机制,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经济作物、园艺、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组织。结合省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的要求,扶持建设一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研发、制造和推广体系。

  (二)加快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服务能力。以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三大体系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市、县(市、区)要健全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快科技进村入户。推进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进农业重大领域、前沿科技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成果集成、转化和推广。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强化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一批重点农产品生产大县农产品质检站和区域性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标识管理、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对获得国际、国家和省级名优产品给予奖励或表彰。加快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疫情监测、防治、检疫监督、调度指挥系统和疫情报告、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实施口蹄疫、禽流感等重点疫病清除计划。

  (三)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特色园艺业、畜牧业、渔业、现代林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服务业等六大现代农业产业。科学规划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产业区。发展优质粮食品种,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名优水产、畜产、花卉、水果、森林食品、油茶、南药、珍贵树种和生物质能源林等特色效益农业。鼓励农村土地向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种田能手集中,推进规模经营。加大对主体功能生态发展区生态农业和旅游等项目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到2012年,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0家以上,年销售额30亿元以上的达到10家以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专业村镇。

  (四)加快农村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形成农村日用消费品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级供销社、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推动工业产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以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为依托,扶持建设与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相配套的产地批发市场。强化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全省等级以上公路、桥梁实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五)加快农业区域合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扶持一批企业到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战略性农业合作。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优势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农业技术、设备、人才、资金,改造传统农业。开展粤、港、澳、台两岸四地农业合作,支持建立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提高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合作水平。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夏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矛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