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明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核心观点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推进,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初步得到解决。可与此同时,他们在城市接受初中后教育又成为一种客观而现实的需求。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当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适度开放普通高中,全面开放中等职业学校。
近年来,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推进,在很多地方,农民工子女上小学和初中,都开始享有市民同等待遇。
这无疑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与此同时,“上得了学却升不了学”的矛盾逐步显现,他们还能够在城市接受初中后教育吗?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的出路在哪里?一连串的问题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初中后教育是一种客观而现实的需求。一方面,城乡基础教育的巨大反差,使得农民工让子女在城市接受初中后教育成为一种强烈渴望。通过调查发现,在众多理由当中,“为了让孩子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农民工带孩子进城的首要原因;另一方面,相当一批农民工子女是“土生土长”的城市人,他们从小在城市生活并接受义务教育,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二代移民”,回归户籍所在地接受初中后教育并不现实。
农民工子女希望在城市接受什么样的初中后教育呢?从我国现有的教育结构体系看,初中后教育包含了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可事实上,很多农民工对孩子的期望值与城市的父母一样高,他们同样把“上大学”、“有出息”视作孩子的人生目标。因此,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不容忽视。
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的根本出路在哪里?与义务教育免试入学的政策不同,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直接触及的是基于户籍制度下的升学考试制度(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制度性瓶颈更加明显。在现有的制度背景下,通过规范准入标准,适度开放普通高中学校;通过实施同等资助政策,全面开放中等职业学校,这些改革举措意义非同寻常。事实上,一些省市其实也开始试点。比如,规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及其他流动人员子女,可在流入地就读学校报名并在流入地参加考试录取,也可按照本人意愿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录取。
当然,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还是要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管理之中,建立涵盖流动人口的,以常住人口(不仅仅是户籍人口)为服务对象的管理模式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推进跨区域的升学考试制度改革。
(本报记者 袁新文整理)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