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 陈复澄 北京陈复澄艺术馆 馆长
黄建平 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 董事长
何继业 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总经办 主任
姜典桥 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 雕刻工艺师
主持人:财富新观念创造新财富,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
有句电影台词说: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几年前,广东东莞有个陶瓷企业的老板为了挖一个人才,那可真是花了血本。干吗呀?他要花2000万,给这个人在自己的企业里办一个艺术馆。这个想法一提出来,立刻在企业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解说:他叫黄建平,是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几天,黄建平很郁闷,因为他没有想到,他提出建艺术馆的想法,引来了企业里的一片反对声。
黄建平:在开始得到的支持率和兴趣,还是不是很大的。
何继业:有分歧,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同意、反对的。
解说:企业里议论纷纷,在很多人看来,建艺术馆就一定要收购足够数量的艺术品,那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企业花这么大一笔钱为个人建艺术馆,简直是拿企业的钱在开玩笑。
何继业:争论的焦点就是,投入这么大,能不能有相应的产出?
黄建平:看不到产出的事情,企业一般不应该做。因为你不是慈善机构,对不对,你做企业按照做企业的法则。那么当时这个事情,起码以过往的经验,你看不到产出,或者看不到马上的产出。
何继业:那么中高层领导当中,这种动摇的情绪,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还是弥漫着。
主持人:企业里办艺术馆的确是个新鲜事。况且2000万还真不是个小数目,这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值得黄建平拿出这么多钱?
古典音乐 一组陈复澄雕刻作品展示 陈复澄在紫砂壶上雕刻 解说:这一件件精美的紫砂壶作品有一个名字,叫复澄壶。它的作者,就是这个用刀做笔,用陶做纸的人,他叫陈复澄。黄建平就是要为他建个人艺术馆。在陶罐、紫砂壶上写出书法,画出画并不稀奇,但是,陈复澄的作品却和其他的紫砂壶不一样。
陈复澄:一般的工人先用毛笔在紫砂的器皿上,用毛笔把字先写出来,然后用刀把毛笔的印记刻掉,他是去加工毛笔字,他刻出来的书法是对毛笔字的一种加工。那么我在进行刀笔书法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是直接用刀在紫砂器皿上刻字,不需要先写墨稿,它刻的过程中就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过程。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宣纸上画画,石头上刻字!(举一下一把紫砂壶道具)可在紫砂壶泥胚上,在没有描摹好底稿的情况下,直接用刀在薄薄的紫砂壶泥胚上,如同用笔在宣纸上写书法、画画一样创作,您一定没见过。这陈复澄究竟是怎么能琢磨出在紫砂壶上直接创作呢?
解说:现年66岁的陈复澄是江苏江阴人,曾经是首都经贸大学的教授,一直从事古文字研究工作,是中国当代知名的书法家、篆刻家。80年代中期,回乡探亲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中国盛产紫砂壶的宜兴看到技师在紫砂壶的泥坯上画画、写字。擅长用刀雕刻的陈复澄感觉到了新奇。
陈复澄:看到工人们刻字,他们用的刀是什么呢?很薄的尖刀,他们刻字的方法,要把毛笔印子,也就是先写毛笔,然后把墨记用两边给它刻出来,刻的光光的。
解说;作为金石篆刻家,陈复澄自然对刀不陌生,这时,他产生了一个念头:用自己的篆刻刀,直接在陶上用刀画画,刻字!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陈复澄:传统观念上我们看到的刻紫砂。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工艺效果,不是一种艺术效果。那么我在进行刀笔书法创作的时候,我希望它能够崩出来。是更感觉刀的这种锐利、硬度、速度、强度,体现这种刀的味道。
一组陈复澄创作中的特写镜头 刀锋滑过,泥屑飞溅 陈复澄:我和宜兴当地刻紫砂壶的人工具不一样、手法不一样,谁都刻不了。因为刀笔书画这门艺术是我独创的,其中包括工具、包括技法。没有人和我一样,
解说:集书法家和篆刻家于一身的陈复澄,经过十几年的创作磨砺,开创出了刀笔书画这一新的艺术门类,这使得陈复澄更加名声大噪。他被艺术界称为“刀笔书画第一人”。
陈复澄:它有两个层面,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第二个层面,你虽然是个书法艺术家,但是你不懂得怎么样用刀,他仍然不可能在紫砂器皿上或者陶瓷器皿上刻出书法艺术品来。因为用刀的过程,它有各种刀法,有各种轻、重、缓、急,用刀的技法。
一组陈复澄陶罐、紫砂壶、书法作品 主持人:黄建平的企业是专门生产装修用瓷砖的,陈复澄是艺术家,尽管他是在陶上做画,可这和黄建平的瓷砖也属于八杆子打不着。可为什么黄建平死活要给陈复澄建个人艺术馆呢?这俩人究竟是怎么结缘的?
解说:2002年11月的一天,黄建平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正是陈复澄。原来,他正在帮助东莞一家单位做一幅壁画。希望能买一些瓷砖的泥坯。用于创作壁画。
陈复澄:我创作壁画,对瓷砖的要求不是很高。因为瓷砖只是一个普通的建筑材料,任何一个瓷砖厂都可以为我提供创作艺术作品的材料。
解说:瓷砖壁画对黄建平来说并不陌生。他的企业里就有专门生产的壁画瓷砖。
黄建平:作为我们瓷砖的装饰,它采用的方法,就是像印刷机一样的。是采用网板印刷的方式,把艺术家的产品复制在瓷砖上面,不是原创。而且这种复制的话,也是一种工业品。
解说:可黄建平没有想到,陈复澄告诉他,他在瓷砖上作画是直接用刀,这让黄建平很吃惊。
黄建平:当时陈老师说,他就用我们的瓷砖,然后用他的刀进行雕刻、创作。就在我们生产线上面顺手拿了一块砖坯,那时候我觉得挺稀奇的。就是用刻刀直接在砖坯上刻是一种什么感觉。
一组再现镜头、刻书法 黄建平:就是右手握刀,左手就固定刀口的位置,然后冲击,感觉像推土机一样的,一刀、一刀的在泥坯上铲出来。
黄建平:当时他用的刻的手法,原来不知道,现在知道这个名词叫冲刀,而且并不是像我们写字一样,一个字一次性的写完。而是按照整幅字里面同一顺序的笔划,同一方向的着力,也就是说要等到这块砖坯,不同的方向下刀、冲刀,然后等这个砖坯转完360度以后,这个字一次性的呈现出来,觉得挺神奇的。
陈复澄:没见过这种创作方法,所以我一拿刀一刻,他很惊讶。他说,哦?原来我的瓷砖还可以这么创作呢。
解说:仅仅几分钟过去,黄建平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块普通的瓷砖泥胚上竟然出现了一幅让他吃惊的书法作品。
黄建平:原来我们瓷砖也能够作为一个载体,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把中国的书法,代表中国文化艺术的书法,很巧妙的就跟我们的瓷砖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产品。我当时感觉到很震撼。
主持人:陈复澄一次随意的表演,让黄建平大为震惊!看到这一幕,精明的黄建平立刻热血沸腾,他开始盘算起一个主意!干吗啊?他想把陈复澄留在企业里。可陈复澄已经是成名的艺术家,你一个不大企业,想把他留住,能那么容易吗?
主持人:欢迎回来。前面咱们说到陈复澄一次不经意的表演,让黄建平产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把陈复澄留在企业里。作为企业的老板,黄建平一直在寻找企业新产品的突破口,可瓷砖行业究竟该怎么往下走,他一直没有想明白,陈复澄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可怎么能把大艺术家为自己所用呢?黄老板琢磨来琢磨去,想出了一招。
解说:为创作壁画,陈复澄本想在黄建平的企业里能买到瓷砖原料就满足了,可黄建平的话却让他吃了一惊。
陈复澄:全部免费,不但免费,还花钱给我租了房子。都不要钱,连安装的钱都是工厂出的,所以我当时非常感动。
黄建平:按道理他应该花钱来要我们配合他完成。因为他是在,说白了,他是在做生意么,他是给东莞的一个单位做工程么。
解说:黄建平不但免费提供创作条件,还天天去看陈复澄的创作。看着看着,黄建平向他提出了一个更让他惊异的请求。
陈复澄:最后他问我,就是我看了你的作品,我很激动,我很喜欢。你能不能继续和我们工厂合作,我来给你建一个,在我们马可波罗瓷砖厂给你建一个你个人的艺术馆,
主持人:为个人办艺术馆,这对艺术家来说,是对他的艺术成就很高的褒奖。陈复澄不知道,对黄建平来说,建艺术馆也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仅仅买作品一项,那要花一大笔钱,况且艺术馆并不能产生效益。而瓷砖企业竞争激烈,黄建平的企业资金也不是很宽裕。可黄建平把想法和陈复澄一谈,没想到,换来的却是陈复澄的不置可否!在陈复澄看来,办一个个人艺术馆的投资有多大,他很清楚!他甚至弄不清楚黄老板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解说:其实,黄建平的想法很简单,他敏锐的感觉到,他所看到的刀笔书法,完全有可能为瓷砖行业衍生出一种新的产品种类。
黄建平:这个门类是我之前所接触到的没有的,最容易跟建筑陶瓷结合的,最能够让建筑陶瓷这种大众化的产品、工业化的产品,艺术化的手段,马上就有这个反应。所以就感到这个机会要抓住,不能放过。
解说:黄建平的想法在企业里争议声不断。首先大家置疑的就是陈复澄的艺术创作能不能成为工厂化的产品?
黄建平:99%的人都认为,哎呀瓷砖这么硬,怎么刻得动啊。那么他妙就妙在什么呢?在半成品上面、在泥坯上面雕刻。与其说是雕刻,不如说是书写,所以以刀为笔、陶为纸,就是这样。就是刻起来的速度,我认为跟写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做工厂的,马上就意识到一个,效率很高、成本很低。但是烧制完以后呢,价值表现就很高。
解说:然而,企业要拿出2000万资金办艺术馆,还是让很多人想不通。
何继业:花这么多钱能不能有好的结果,是怀疑的。这里头还包括公司一些中高层的领导干部,对这个是产生怀疑的。
黄建平:实际上,说是做陈复澄艺术馆,实际上就是做一个展示。因为再往下投,万一发生了方向性的错误,你会损失很大。我做一个展馆,这个投入比起后面要投的,还是少的,我在做什么?既是在做展馆,又是在做火力侦察、又是在做市场调查。
主持人;好吗!要说起来,这黄建平的算盘打的可够精的!想法是好,可陈复澄没答应啊!黄建平拿定主意要把把艺术馆办起来,他不断的和陈复澄沟通,表达他的诚意。2004年,江苏宜兴办起的陈复澄艺术馆即将开业,黄建平得到消息,立刻想到,机会来了。
解说:黄建平得到宜兴陈复澄艺术馆开业的消息后,立刻亲自赶到宜兴,希望再次面对面,向陈复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一看陈复澄的作品展示不要紧,黄建平更加坚定了办艺术馆的决心。
黄建平:我不能用瓷砖的庙来请一个艺术陶瓷的神。我不把这个艺术陶瓷的庙建起来,菩萨请不进来。
解说:黄建平的诚心终于打动了陈复澄。
陈复澄:我当时口头就答应了,说可以啊,可以考虑。也是因为他对文化和艺术的这种执着。要没有这个感动,可能就没有今天我和马可波罗瓷砖厂的合作了。
解说:一听陈复澄答应了建馆的请求,黄建平很开心,随后,又几次飞到北京,进一步落实建馆的细节。在谈到艺术品的收藏价格时,陈复澄再次被黄建平感动。
陈复澄:黄建平的态度就是,陈老师,陈教授,你提,该多少钱你提多少钱,我反正全部要收购下来,我要买断。
解说:可没想到,陈复澄提出,价值2000万的艺术品,他只收500万元。在他看来,能集中保存作品,是对他的作品价值认同,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陈复澄:我说我最多按市场价格的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不要让企业有更大的负担。
主持人:就这样,从最初不愿意建艺术馆,到这会不在乎作品价格的价值,陈复澄和黄建平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陈复澄并没有把自己的作品一卖了之,而是主动提出,要参与到艺术馆的筹建中。而此时,陈复澄怀着忐忑的心理,也在心里下了一个决心。他究竟想干什么呢?广告回来,咱们接着说。
主持人:前面咱们说到,黄建平力排众意,又几次三番,终于说动陈复澄,在企业里建陈复澄个人艺术馆。在艺术馆装修过程中,陈复澄向黄建平提出了一个要求。
解说:艺术馆的装修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这一天,陈复澄向黄建平提出,他需要几个助手。
陈复澄:黄建平说你自己找吧,条件你自己定。于是就贴了一个招聘启示,还是通过我们人力资源部发了一个启示,
解说:在黄建平看来,艺术馆的装修任务繁重,招几个助手合情合理,但是,他压根没有想到,陈复澄是在通过招助手的方式带徒弟,把他的计划提前实施了。
陈复澄:我就想着通过招助手的方法带徒弟。并不是企业要求我这么做的。所以我招了这三个徒弟以后,手把手教他们刻刀法,我的想法是什么呢?培养他们做技工,不是培养他们做艺术家,做技术工人。
解说:带徒弟的想法虽然好,但是,最后是什么样结果,其实陈复澄自己心里也没底。
陈复澄:因为我没有尝试过怎样把艺术创作变成一种产品。虽然我有这个想法,但是能不能变,不知道。艺术家创作总归是一种个体劳动。不是所有的工人都能够成为艺术家的;也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能变成商品的;也不是我自己用我的艺术创作就能成为一种生产力的,这个都需要去实践。
主持人:陈复澄用招助手的方式带徒弟,也的确是心里没底。艺术创作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那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学到的。要把一种从没有过的艺术创作技法传承下去,谈何容易!可刀笔书法要想从艺术到产品,除了能迅速的扩大创作群体,丝毫没有别的办法。您说,陈复澄心里能不打鼓吗?
解说:三个有绘画、书法功底的徒弟是招来了,可能不能把他们很快的培养起来,那就得看陈复澄的能耐了。
陈复澄:不光这几个徒弟,全国所有的人都不懂啊,都没见过。我教他们去刻么,但是到底能刻到什么样,谁都心里没数,我也没数,
解说:陈复澄的第一课就让从没有接触过在瓷砖上雕刻的三个徒弟们大为震惊。
姜典桥:当时知道在瓷砖上雕刻,我们还懵懵懂懂。因为我们平时接触的都是一些工艺品,像那些东西,很光滑的那种。突然看到这些东西,很震撼。
陈复澄:天天教他们刻,基本的刀法一点点讲给他们听,
解说:四个月过去了,陈复澄带着三个徒弟天天在工作室敲敲打打忙活,这一天,陈复澄把黄建平请到了工作室,一进工作室,黄建平大吃一惊。
黄建平:以我们的瓷砖为纸,进行这样的刀笔书法创作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到很震撼的。也就是说普通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直接印到,在这个瓷砖上面进行创作,那么它就有了。首先是有了原创的韵味,更关键的就是它的这种手工痕迹。
主持人:通过这三个徒弟不断的滚雪球,掌握了刀笔技法的技工越来越多。陈复澄不知道,黄建平费劲心思所做的一切,就是他苦苦寻觅,想要的结果。而陈复澄也因为和黄建平的惺惺相惜,把刀笔书法作为礼物奉献给了黄建平。
解说:普普通通的瓷砖变成了高雅的的艺术品和家居装饰装修的新材料。这种产品被命名为复澄壁,又称作手工砖。黄建平提出希望陈复澄能留在企业,待遇、报酬由陈复澄自己定,可没想到,陈复澄只同意挂企业艺术总监名誉头衔,并且分文不取。希望自己继续保持闲云野鹤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在瓷砖领域独树一帜的产品却一下让黄建平的企业名声大震。
一组很美的手工砖 陈复澄:对我来说,我通过企业这个平台、通过马可波罗瓷砖厂,来实现自己如何把艺术变成一种生产力,把艺术创作变成一种产品,让我的艺术作品能够变成一种,走进千家万户的产品。来确立更大的扩大刀笔书法的影响,这是企业和我的互补。这种友谊、这种朋友之间的交往,是我人生当中最大的财富。
主持人:在很多人看来,艺术和市场似乎看上去是个始终存在矛盾的两个形式,而艺术家与企业家也似乎是不相干的两个个体,不过,古语说:“君子相交,必不想欺。”黄建平和陈复澄却因为彼此间的相互吸引,把艺术和市场结合在了一起,成就一段佳话。
(来源:央视《财富故事会》)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