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2月12日电记者陈煜儒在今天召开的2009年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议上,中国海事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作为一个世界航运大国,中国将向世界适时输出中国国际海事法律制度,参与“国际航运游戏规则”的制定。
中国国际海事法律制度一般围绕海事法律事务展开。中国海事局法规处处长郑平告诉记者,海事法律事务广义上是指海上贸易、海洋综合利用和涉海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一切涉海管理海事事务,包括海上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商务安保、统一航运商务秩序、统一航运管理秩序和技术标准等有关权利和义务。狭义的海事法律事务主要是指国际组织、国家、海事管理机构为行使其海事政府管理职能而展开的与法律有关的事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海事法律事务在国际层面主要涉及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指南、通函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缔约国政府间的履约合作等;在国内层面,主要涉及国家海事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中国海事局为了“琢磨”透这些复杂的国际、国内法律关系,专门启动了全国海事系统“行政执法一面旗”的理论研究课题,研究了涉及国内、国际海事法律事务共19个课题,目前,天津海事局承担的《建立海事立法评估制度》和江苏海事局承担的《跟踪研究国际海事法律事务新发展》已经完成。
据江苏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今国际海事强制和非强制性规定日益完善,这对我国航运业参与国际海上贸易提出了更广泛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中国国际海事法律事务是世界国际法律事务的一部分,向国际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法律事务制度,不断突破西方发达国家所设计的“桎梏”能保障中国的船运业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服务。中国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国际海事法律事务作为一项关系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的法律制度、发展软环境的重要建设内容,可通过中国航运市场的影响和海事法律制度的对外扩展,建立稳定的、以我为主的区域性国际航运共同发展经济体,统领区域内国际航运发展政策、规划、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