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文化在楚雄处处可见。
为迎接“世界茶花大会”,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各机关单位纷纷养起了茶花,茶花种植按在职人数,“至少每人一盆”。近日,楚雄市政府督查室还为此发出《督查通报》,称“积极组织动员本单位职工,圆满完成茶花种植任务”。
2005年,楚雄州成功申办2012年世界茶花大会。2007年,楚雄市人大举行听证会后,把茶花确定为市花。楚雄还将打造以茶花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建设茶花博览园、茶花谷和茶花溪,将楚雄市东西二环建成茶花大道,主城区主要路段用茶花绿化、美化,修建沿河茶花景观带,动员号召各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小区、家庭种植茶花。
虽然政府很努力,可楚雄民间喜爱茶花、栽培茶花的氛围并不浓,街头、居民小区内难觅茶花踪影,这朵市花“优而无势”。为让市民爱上茶花,楚雄市的《督查通报》应运而生。楚雄市副市长、茶花办主任李援说:“政府督查只对单位,从未对个人提出过要求。对种植茶花,政府没有给个人下过任何任务,更没有摊派。”
楚雄市林业局副局长王永权说:“云南茶花闻名遐迩,楚雄茶花在云南独树一帜。客观地说,如果没有政府努力,楚雄人工栽培茶花不可能从万余株迅速发展到百万株,茶花产业也难以成为富民产业。何况,政府督查所属部门是职权所在,公务人员也有责任响应号召,本来植树绿化就是义务嘛。”
据悉,楚雄市号召机关在编人员每家种植三盆茶花,“并没有强制,也不可能强制”。在楚雄市峨碌公园,州、市领导也纷纷出资栽种了茶花。尽管如此,这场“爱茶花总动员”仍引发争议。(徐元锋)
碰 撞
有利于推广市花
这个倡议好。以前只能到紫溪山看茶花,今后能让茶花更多地被楚雄人所熟悉。茶花虽是楚雄市花,但市区内却很难见到,希望这个倡议能改变这种状况。机关带头种植,可以接受。
楚雄州某机关单位 杨女士
不得不“积极踊跃”
我不反对这么做,可有个现象也很无奈:讲奉献就先拿公务员开刀,公务员法律上是“有限责任”,道义上成了“无限责任”。作为个体,胳膊拧不过大腿,很多动员、号召,你不得不“积极踊跃”。
楚雄州委某公务员
少些“运动式”行政
这是“运动式”行政文化传统使然,既显示出政府的“家长做派”,也暴露出行政管理手段的匮乏,缺乏创新。不能借号召之名,行强制之实,政府的组成部门职责法定,义务也有边界,不能随意指使。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方盛举
政府花钱要依程序
政府督查只对单位不对个人,可是这笔支出如果不属于常规的行政开支,也需要履行相关法律程序。政府花钱应该向公众负责,对单位的“摊派”也不该。
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启梁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