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建设和谐社会,军队要走在全社会前列。军队营区和谐,事关部队安全稳定和军民关系,事关部队战斗力建设和官兵幸福指数,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总参通信部社区建设的探索实践启示我们,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得力,部队就一定能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排头兵。
本报讯 薛智水 、特约记者张日军报道:春节刚过,总参通信部大院社区捧回了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牌匾。据悉,这是此次1343个荣誉单位中唯一的军队单位,也是我军第一个“全国文明社区”。
该院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院内既有机关、部队,又有干休所和居委会,人员成分复杂,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党中央做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后,该部党委决心带头创建正规、和谐、文明的营区。他们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率领的专家团队,充分论证研究,形成了科学的《营区调整规划方案》,对大院实施资源重组,拆除了6座燃煤锅炉,搬迁了800多户居民,使长期分散8处的机关部门实现集中办公,新建了运动场、幼儿园、门诊部、绿化区等,一个功能齐全、环境幽静的营区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该部成立了由部领导、居委会和驻院警务室等多个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分析形势、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组织军、警、民进行联合治安巡逻、车辆监督、卫生防疫,并对外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安装电子眼对大院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监控;通过安装自动测速设备、开辟专用遛犬场等办法,解决了车辆管理和违规养犬等老大难问题。他们还开办了市民文明学校,并采用有线电视、社区网站、宣传橱窗、文艺晚会等形式,宣扬典型,让官兵和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质,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近年来,该部营区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黄赌毒现象、无群体性疾病,以及无交通违章、无人员违纪、无责任事故,先后获得“全军文明卫生军营”、“首都文明居民区”等10余项荣誉,为部队更好地履行通信保障任务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