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刘映花)从昨天起,苏宁电器开始在北京50家门店向市民发放单张100元、总价值达5000万元的消费券。作为北京首个公开发放消费券的家电零售商,苏宁此举引发了不少消费者“追捧”。
根据苏宁的要求,每位居民凭身份证可领一张消费券,消费者购买1000元以上电器单品可使用一张。
昨天早上9点多,记者在苏宁西大望路店看到已有数十位消费者排队等候领取消费券,为此,苏宁特意将发放时间从10点调整到9点半。苏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全天,苏宁已经在北京发出40019张消费券,基本符合苏宁事先的预期。
不过,不同于政府的消费券,企业发放的消费券往往因为限额、定地、定时使用而带有浓厚的促销性质,这一点也引发了部分消费者质疑,“商场会不会先提价再优惠?”“家电产品的标价和成交价通常都有一定差距,用消费券究竟能获得多少实惠?”等等问题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担心。
对此,苏宁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消费券是在厂家打折后,苏宁自己投入资金的让利行为,与往常的促销有本质区别。“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券都是在收银台才能使用,而不是直接给厂家的促销员,以保证消费者可以在成交价基础上享受折扣。”这位人士表示,消费者可以先去市内各大商场比较产品价格,回苏宁砍到最低价,然后再用消费券购买。苏宁也欢迎消费者监督,杜绝变相涨价、虚假打折等问题。
期待商家打好
“消费券”这张牌
“消费券”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了。不过与成都、杭州等地的政府公共行为不同,这种原本政府还之于民的惠民政策,这种为刺激消费打出的财政牌,现在却在商业世界蔓延开来,各地都有出现。
不少人在质疑这些面值仅10元、100元的消费券实际意义的同时,不断上演的排队场面却让企业信心十足。苏宁就估计,自己发放的5000万元消费卡有望带动建材、装修、家电产业链至少50亿元的市场需求。
不过,“商业气息”也让这些消费券必须小心翼翼,因为它随时会变成各个商家的打折促销噱头。在过去多年,对各类所谓的“代金券”大家已司空见惯。人们担心的是,这种传统的打折促销,如今披上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外衣,让老百姓空欢喜一场。
毕竟,从政府财政行为到企业行为,消费券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企业的消费券不再等同于一张打上使用期限的钞票,而是规定了使用门槛乃至花钱的方式。当消费者享用“免费的午餐”的预期遭遇落差,消费券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因此,厂商们此时的姿态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看到,苏宁切实投入了资金,严格规定了这次的百元代金卡的使用权限,即只有在收银台才能使用,并且要确保消费者得到实惠。这一点,我们从苏宁消费券“限领一张”的规定中足以看出端倪:如果苏宁只是做个噱头,百元代金卡还不得一捆一捆地送?
然而,有了一个好的开局,我们期待苏宁有更多创新的举动。比如消费过程中的监督——别让黄牛党占了便宜;比如找出更好的游戏规则——让消费者更“尊重”商家的代金券,就仿佛重视政府的消费券一样。
要消除当前的通缩阴影,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而这种参与的前提是严肃与睿智。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