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钧出身富裕家庭,衣食无忧,入伍前整日上网玩“魔兽”成瘾,号称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游戏大王”。那时的杨文钧总感到生活太平淡,只有进入网络世界,泡在游戏中,当上“大王”或“盟主”,“呼风唤雨”威震一方才有成就感,网络成了他精神寄托的重要部分。
初入军营,杨文钧依然迷恋游戏。“班长,你的游戏机能不能让我玩两把?”新兵下连第一天,列兵杨文钧就向班长王泽文提出“特殊”要求。有一次他利用站哨机会偷偷玩psp,结果被查哨的指导员孙连峰“逮”个正着。“人虽然来到了部队,却依然断不了网瘾、游戏瘾,这是他的一个"心结"。只有解开这个结,才能让小杨从虚拟世界里走出来。”“杨文钧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反应机敏、爱钻研,其实就是他的特长,我们可以引导他将这些特长在训练、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连长、指导员和杨文钧的父亲在电话里一番交流后,初步找到了帮助小杨成长的“良方”——
王泽文承诺:“如果你在比武中夺得名次,我就把游戏机奖给你!”
被班长一激,杨文钧当即表态:“男子汉,说话算数!”
连队根据杨文钧的爱好、特长,把他分到测地排。测地专业中计算器操作迅速成了杨文钧的强项,“只要一摸到计算器操作盘,就感到血往上涌,人变得激动起来。”杨文钧常常一个人在训练室琢磨计算器的操作使用,研究怎样才能在输入时更准更快。每迸发一丝灵感,就马上进行实践。他发现计算器操作键盘与电脑键盘基本一致,如果经过改进,完全可以实现盲打。可在实际操作中,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计算器体积小、手感较差,必须经过长期的专项训练才能达到盲打效果。于是,他一遍又一遍进行练习,每天都要坚持训练上千次,甚至在吃饭时一手抓筷子,一手还在模拟训练。有段时间,他即使闲坐在桌子边,手指也会不由自主地习惯性地敲打桌面,战友们笑他“走火入魔”。半个月后,杨文钧熟练掌握了盲打技术,终于达到心到手到的最佳状态。训练中,杨文钧爱“穷琢磨”,经常冒出一些“新招”,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令身边战友刮目相看。他先后总结出“结合训练法”、“联想训练法”等10余项训练方法,促进了连队训练效益“水涨船高”。
指挥连是个以技术士官为主体的单位,每次参加上级专业比武考核,士官当仁不让成了“种子选手”。2007年,连队准备参加集团军组织的比武考核,列兵杨文钧毛遂自荐。面对杨文钧的“非常举动”,连队党支部反复权衡后,决定把他列在候补名单中。杨文钧发誓一定要把专业练精,关键时刻能“露一手”。结果,入伍仅8个月的杨文钧就在比武考核中破了“后方交汇法”等3项集团军纪录,并荣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9月,他又在比武考核中连破“导线法计算”、“交汇法计算”等测地计算专业的7项集团军纪录,又一次荣立三等功。
测地兵有句格言:“山有多高,测地兵的标准就有多高”。杨文钧牢牢记住,并做到了。“把训练当成玩游戏一样投入,用心去练,往往效果会事半功倍。”杨文钧这样总结自己的训练“秘诀”。
王班长果不食言,高兴地把游戏机奖给了杨文钧。杨文钧捧着游戏机乐呵呵地对笔者说:“以前一心想打游戏,现在拿着游戏机,又一心想着怎么去破下一个训练纪录!”
两年时间,杨文钧由一名“游戏大王”转变为“精武标兵”,其故事耐人寻味,其经历给人启迪。如今的新战士,入伍前大都有上网经历,有的新战士网龄很长,宁可饭不吃、觉不睡也要在网上打游戏、聊天。到底该怎样对待新战士中的“网游一族”?
视角一换,感觉就变。网上也能出战斗力,关键看带兵人如何引导。信息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带兵人的角色和思维都要与时俱“变”,过去认为“不行”的,没准现在不但“可行”,而且效果反而更好。“把训练当成玩游戏一样投入,用心去练,往往效果会事半功倍。”杨文钧的训练“秘诀”告诉我们:只要善于从战士“不良”的嗜好、习惯和行为中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发现“亮点”扬长避短,引导他们将自身的特长合理、有机地运用到日常训练、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就能转化为战士成长的动力,促进部队建设“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