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名鼎鼎的主持人;她是拥有实业、身家过亿的女富豪;她还是拥有一双可爱儿女的漂亮妈妈……工作中的杨澜雷厉风行,精明强干;生活中的杨澜则是坚定的“周末捍卫者”,无论多忙,都会尽可能地把周末留给家人……
2009年,杨澜的事业版图将进一步扩大,3月8日,由其出品的华人职业女性网络社区——天女网将正式上线。昨天,杨澜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专访时称,之所以创办此网站,是因为她关注到中国新一代职业女性正在经历的巨大改变。
“她们不仅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同时还在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也体现出一种新的价值观,起码是一种逐渐成形的新价值观。”这种新价值观的内容包括更广阔的视野、更好学的精神,同时更敢于提问和更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杨澜认为,作为职业女性,需要在不断运动中去追求事业与家庭间的平衡,一劳永逸的幸福是不存在的。
榜样 外婆 母亲 希拉里 她们都是有魅力的女人
都市快报:哪种类型的职业女性是所有职场女性的榜样?
杨澜:还是那种能真正享受自己的工作、有着良好的社会适应度,同时又有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女性,倒不一定非要为人妻为人母。
都市快报: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位女性对你的影响最大?
杨澜: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我的母亲和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个曾经缠过足又放开脚的女性。在上个世纪初,她和我的外公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并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店,以此把孩子们拉扯成人。我一直记得她在四十多岁时的一张照片,那个时候家境比较殷实了,她穿了一件新做的棉布旗袍,带着家里的五个孩子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虽然她没什么学位,甚至是不识字的,但她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命运的自信和力量,使她有一种特别的美感。
另一个是我的母亲,她是那种始终保持对世界新鲜感应度的女性,无论是在报纸上看到什么新闻,或者在商场看到什么新产品,她都会津津乐道地跟我说,绝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操劳就对一切都漫不经心、麻木不仁。
都市快报:在你采访过的众多女性中,哪位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
杨澜:应该是最近采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无论作为政治家的夫人,还是作为女性政治家,希拉里都有过许多失败经历,但她能一路追求信念,同时不断追求卓越。采访她时,她提到,无论男女,追随心中的强烈愿望是最重要的,因为即使不能控制一件事最后的结果,起码可以知道自己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从而感到一种充实和价值。
竞争 别怕太有侵略性、扩张性 可以更勇敢些
都市快报:在职场中,女性靠什么去与男性竞争?
杨澜:其实在职场中,不会因为性别就必须去与另一个性别竞争,作为个体来说,还是要看谁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女性应该记住,不应把男性作为竞争对手,尤其那些真正有团队精神,有领导力的女性,更不应该犯这类错误。
都市快报:职场中,女性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杨澜:身为女性,有一种能够倾听善于包容的特点,这是优势;劣势是,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们往往羞于表达,总觉得这样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太有侵略性、扩张性,所以我觉得,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上,她们可以更勇敢一些。
平衡 最近在看《口红森林》 成功女性也有烦恼
都市快报:作为一名职业女性,生活中最难平衡的是哪些方面?如果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处理?
杨澜:最难平衡的,我觉得应该是时间的安排,包括家人、朋友甚至社会上的公共事件常常都会分散我们的精力和时间。一旦遇到问题,我觉得应该有个先后顺序的安排,不能什么事情来了就做什么;另外要学会及时求助,不要一味好强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要懂得在恰当的时候喊SOS,其实,家人、朋友或者同事都是很愿意提供帮助的。
都市快报:职业女性应该如何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保持身体的健康?
杨澜:在时间不够分配的情况下,健康往往是职场女性首先放弃的方面,其实又是恰恰最不能放弃的。以我自己为例子,在35岁后,我就有意识地去做一些体育锻炼,比如做瑜伽、打网球,或者隔段时间去做一个SPA,享受一下美容的乐趣,有时间还可以去做做足底按摩,促进一下自己的血液循环,其实保健比治疗重要。另外建议女性朋友每年做一次体检,特别现在乳腺癌等女性疾病,患病年龄越来越小。
都市快报:职业女性应该通过哪些渠道去充实自己?
杨澜:如果对生活充满兴趣的话,会用各种方法充实自己,比如看书、听音乐、看电影,甚至逛商店都可以。我的一些女性朋友,她们不是时装设计师,但因为特别喜欢时尚,所以在这方面已经堪称专家了,我很佩服她们。我自己的话,平时会多注意看些国外的新闻报道,看国外的同行讲一个故事时怎样控制叙述的节奏感,包括怎样安排语句的前后顺序才能使它更有悬念。另外,我会看些流行书籍,特别是历史、人物传记,以及有关都市女性的小说。比如最近在看的《口红森林》,就是讲那些职场中已经有所成就的女性,她们仍然要面对生活包括情感上的尴尬与苦恼。所以这也可以证明,没有人可以说自己已经达到最佳状态,而是需要在不断运动中去追求一种平衡,那种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幸福是不存在的!记者梅春艳
(来源:都市快报)
(责任编辑:郑江)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