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日电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2009年第7期刊出文章说,美国和世界经济正陷入一场严重的衰退,甚至是一次大萧条。尽管奥巴马总统振兴经济的方案终于在国会通过,还是没有人能确知美国的8000亿计划是否能堵住这次经济“洪水”的泄洪口。
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这场危机,美国和世界经济版图都将被重新改写。
文章摘录如下:
美国和世界经济正陷入一场严重的衰退,甚至是一次大萧条。尽管奥巴马总统振兴经济的方案终于在国会通过,还是没有人能确知美国的8000亿计划是否能堵住这次经济“洪水”的泄洪口。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这场危机,美国和世界经济版图都将被重新改写。
人们在失去工作,公司在一家家倒闭,房屋也在一间间被没收,这样暗淡的经济气象笼罩着整个美国,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可以幸免。这场从纽约开始的金融危机早已蔓延到底特律,甚至冲击着“阳光地带”加州。底特律的三大汽车中有两家在乞求联邦援救,美国最富有的加州也因巨额财政赤字而苦苦挣扎。随着危机的加深,美国经济版图正在发生着长期而深远的改变,美国经济历史的一个篇章即将翻过,美国人习惯的生活方式也将随之终结。
在国内面对深重危机的美国,在国际上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对我来说,可能性是,这场金融危机后,美国将失去在全球金融系统中超级大国的地位。”德国财长皮尔·施泰因布吕克说,“世界将变成多极的,亚洲和欧洲将出现更强大、更完善的资本中心,世界将从此面目全非。”
全球经济开始重新洗牌 许多政经领袖和商界精英都认同施泰因布吕克的观点认为,这场危机将给过度消费、举债度日和产出疲软的美国经济帝国划上句号,美国再也不能立于世界经济中独往独来,旁若无人。
施泰因布吕克的观点是有历史依据的。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都起到了颠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作用,老牌帝国衰落,新兴势力崛起。《后美国世界》(ThePost-AmericanWorld)一书的作者法里德·扎卡里亚指出,近代历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移已经开始,而前两次分别是15世纪西方兴起和19世界美国崛起。据说这是奥巴马在竞选之余读过的唯一一本关于外交事务的著作。
扎卡里亚认为,这次权力转移到不是因为美国衰落了,而是因为世界其它国家的崛起。“我们前瞻世界经济。”扎卡里亚说,“新的世界经济将是从许多方面定义并有许多人引领的。”
尽管美国很可能在这次危机后的若干年中进入一个“相对衰落”时期,但是目前就断言美国的绝对衰落似乎也为时尚早。达特茅斯学院的威廉·沃尔福斯不久前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会议上提醒人们,美国以前也经历过衰落主义时期。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欧洲金融体系的抗震性比美国也好不了多少,而中国和美国经济的互相依赖在金融危机后更加显而易见。
对美国而言,是走上相对衰落的不归路,还是能够再次重新举起,也许更多地取决于美国国内经济版图的重画和经济势力的重新洗牌。
创新经济地区主导未来 纽约重塑金身的努力也是世界其它大城市面对金融危机奋发自强的缩影。全球化使以主要城市为中心的地区经济变得日益重要。在世界范围内,人们不顾一切地涌向超级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而这些大城市汇聚了众多世界一流的人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
这些世界级的地域经济包括: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走廊、南北加州地区、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圣安东尼奥-达拉斯走廊、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坦帕-奥兰多-迈阿密地区、太平洋沿岸的波特兰-西雅图-温哥华区域、大芝加哥地区和底特律-水牛城-克利夫兰传统工业三角区。在国际上,这样的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还包括:大伦敦、大东京、欧洲的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三角区,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走廊和印度的班加鲁尔-孟买地区。
这些特大型城市和地区聚集着人才、资金和创造性能量,将是对抗此次经济危机的主要力量。即使在危机之前,这些城市已经是世界经济的浓缩体。世界排名前40位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聚集了世界人口的18%,其产出占世界GDP的三分之二和90%的创新成果。
这些中心城市能在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原因是这些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根据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德·格莱瑟尔和克里斯托夫·贝里的研究,过去30年中,专业人才越来越集中于一些大城市,西雅图、旧金山、奥斯汀和波士顿这样一些具有创造力的城市的人才密度是水牛城这样传统制造业城市的2~3倍。
芝加哥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进一步认为,人才聚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才济济的大都会拥有强大的创造性优势,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更扩大了创造型经济的市场,令创造型经济的投资回报大幅度提升。人才密集型经济不容易被复制,往往能形成某一地区的特有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相关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在经济危机中,具有创造型经济实力的地区将更显优势。尽管这些地区不可能避免地受到衰退的影响,但是这些地区会比较容易复苏,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为日后的快速发展积蓄力量。(沈钧)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