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务工作者,我非常理解网友的声音。我国的医务人员总体上讲有非常高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所以在例如非典、抗震救灾等关键时刻,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了抢救患者,有的人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在非典期间因为抢救病人自己感染了非典,虽然保住性命,却留下了骨质疏松的后遗症,可是他无怨无悔,认为自己就该尽力为患者服务。
从另一个角度讲,目前我国一部分专业性服务性的工作,比如律师、审计师、会计师,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高级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基本可以和国际接轨,但是医务工作者的待遇水平依然按照国内的工资体系,与上述行业的差距非常明显,这也是是现实国情决定的。但是,我国的医务工作一直处在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大医院,一个医生一个上午有时甚至要看30多个病人,超过国外医生工作量的几倍,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也正因此,有时候很难达到医疗的高质量高水平,这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大对医生专业素养培训的力度,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投入,把社区医院建设好,缓解大医院医护人员的压力。同时国家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医护人员的收入水平,关爱医护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更重要的,医护人员的工作也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有了各方面的保障措施,加上我们医护工作者固有的敬业精神,关键时刻,这支队伍还是过硬的。
(责任编辑:杨笑)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