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效愚接受新快报记者陈红艳的采访。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蒋效愚邓亚萍为广州办好亚运会支招,蒋说国家一定会支持 本版撰文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陈红艳 张潇 陈志龙 尹辉 陈琦钿
“我对广州办好亚运很有信心!”昨日,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蒋效愚,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在政协小组讨论的间隙分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就如何办好广州亚运会支出不少妙招,而“重视志愿者,将其打造为广州亚运的名片”成为两人对广州的共同期待。
支招一:交通
借鉴北京限行经验 蒋效愚说,政府全力以赴、举国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志愿者的组织、场馆建设)、百姓支持,这三条是奥运会成功的必备优势,广州也有这三方面的优势。
无论是雅典奥运会还是北京奥运会,都实行了奥运专用车道,北京还同时实行了单双号限行,这个措施是根据北京的机动车交通总量和道路通行能力做出的决定,当然也有群众的支持。
至于广州到时是否需要实行亚运专用车道、单双号限行,则要根据广州实际情况,但广州可以借鉴北京现成的经验。
支招二:志愿者
志愿者是最好名片 志愿者方面,蒋效愚认为,广州亚运也可以借鉴北京奥运。北京奥运会期间,专业(赛会)志愿者是10万人,城市志愿者40万人,社会志愿者100万人,文明拉拉队志愿者20万人,共170万人。
志愿者要通过何种渠道来组织呢?北京的志愿者是通过组委会、共青团、社区来组织的。
邓亚萍在表示了自己对广州办好亚运“信心十足”之后,对记者说道,亚组委早就来奥组委“挖人”了,我知道的就有60人去了亚组委,可能还不止这个数。但最让邓亚萍感慨的,是从奥运会到现在,太多的外国人提到奥运会的志愿者时,都翘起大拇指说“好啊好啊”,就像北京说的那句话“志愿者是北京最好的名片”,他们给各国人民留下了太好的印象!
“我相信亚运会在场馆上、基础设施上不会有任何问题。所以我希望广州在志愿者招募、培训方面把好关,年轻志愿者也要展示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风貌。”邓亚萍说出对亚运的期盼。
支招三:宣传
策划活动让全国关注亚运 运动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一样,这是客观存在的,奥运会是国家大事、百年期盼。群众关注度高,媒体曝光率高是正常的。
亚运会也是一个重要赛事,尤其是广东,经过这次亚运,希望广州今后有申办奥运会的机会,北京也是先办了亚运才举办奥运会的。
广州应该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单纯的报道具有一定的地区性,你要让全国关注亚运会,广州可以多策划一些与媒体结合的活动,比如我们亚运会的特点、亚运筹备与拉动内需有何关系、亚运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可以在这方面多做文章。
另外,奥运还有一个经验,就是体育可以跟文化结合。萨马兰奇对奥运的解释就是奥运=体育+文化。我想亚运也是一样,应更多地跟文化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把筹办亚运会的过程,变成打造广州城市品牌的过程,变成一个让市民得到更多实惠、提高市民遵纪守法、热心助人的综合素质的过程,变成一个全民健身的过程,还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医疗经费。
亚运会筹备要全民总动员,不能光是体育部门在那里喊!
支招四:活动
可与参赛国举办一对一活动 多举办与参赛国家之间的交流活动,也是值得广州借鉴的北京奥运经验之一。蒋效愚表示,亚运会的筹备过程中,可以搞一些活动,宣传广州文化,加强对外友好。蒋效愚举例说明,奥运会曾有个“同心结”活动——奥组委在北京找了210所学校,与奥运会的205个成员国(单位)一一对应。比如当时北京四中是和希腊“同心结”,学生除了学习奥运知识外,还要了解奥林匹克的诞生地希腊的历史、地理、文化、歌曲,请他们大使馆的官员、奥组会主席、运动员和学生交流,赛时让孩子们去为希腊运动员加油。
“广州那么多学校,亚洲那么多国家,让他们之间做一些分配,通过这些可以举办很多有声有色有意义的活动。”蒋效愚称。
蒋效愚:火炬取消境外传递是审时度势的做法 昨日下午,蒋效愚还就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仍未提及亚运、广州亚运取消境外火炬传递等事件,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亚运”再度无缘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广州市长张广宁对这件事情盼了三年,还是没能如愿。您如何评价此事?
蒋效愚:亚运会当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办好亚运会是广东的责任也是全国的关注。但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对外交往的发展,各种赛事越来越多,因此也可以理解,不一定都点到,现在列入国家大事的,奥运之后就是世博会,其他的一些大型赛事就不一定非得上政府工作报告。但国务院肯定非常支持这件事(广州亚运),会实实在在在工作中支持办好亚运,不一定非得在报告里写上几句话。
记者:广州亚运取消了境外火炬传递,您对此怎么看?
蒋效愚:中国一直重视和平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客观上要看到,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会利用各种平台来污蔑、丑化、抹黑中国。火炬境外传递也是一个舞台,既能扩大影响,但别有用心之人也会利用这个舞台进行表演,这是一把双刃剑。
考虑到我们刚进行奥运的火炬境外传递,亚运不做境外火炬传递,我认为是审时度势的正确做法。
(责任编辑:杨建)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