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细数“应试”危害
关键词:教育改革的代价再大也没有一代人成长的代价大
“中小学校不能成为制造大学生的"工厂"。”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语出惊人,立即引起了部分代表委员的关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细数应试之害,呼吁尽快树立科学的育人观,还孩子们全面健康发展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孩子苦得没道理、没价值”
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个老问题,学生也是最苦最累的群体之一。张志勇代表长期分管基础教育工作,他说,高中生每天学习十六七个小时,一个月才休息一天或半天,身心素质严重下降,近视率高达80%左右。
拿最近备受关注的高中文理分科问题来说,文理分科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产物。”张志勇代表说,为了追求升学率,很多学校分科一再提前,有的高一入校就分科,致使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欠缺、文科学生科学知识不足。这种教育严重破坏了我国中学生的素质结构,与世界教育潮流背道而驰。
张志勇代表说,教育不应该太功利,升学应是教育的一个自然结果。而不应像现在这样,牺牲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换来一部分人上大学,而一部分人却被淘汰。“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道理,苦得没有价值。”
学校成为制造大学生“工厂”?
在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经济发展要看GDP,教育发展要看升学率。由于急功近利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一些地方领导把教育的健康发展当成“软任务”,而把高考升学率当成“硬任务”,习惯于像抓GDP一样抓升学率,并以此作为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要指标。
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地方教育部门对学校和老师运用升学指标进行管理、奖惩;按照升学绩效对局长、校长、教师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分数高压之下,学校的管理行为与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异化”——育人为本的价值追求被忽略了。
“这种以升学率为指标的学校教育离育人越来越远,学校成了制造大学生的"工厂"。”张志勇代表说。
“应试教育的局面必须打破,素质教育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很多代表指出,“推进素质教育尽管有这困难,那困难,但是看看教育现实,看看孩子们,教育改革的代价再大也没有一代人成长的代价大。”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张晓晶、刘宝森)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