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天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道,中央财政只会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提供大约三分之一的资金来源,是否会通过其他的渠道筹措剩余的资金?张平介绍了筹集另外3万亿配套资金的三大措施。
张平说,为了解决这个接近3万亿的配套资金,我们大体上是采取了这样的几条措施:第一,支持地方政府能够积极地筹措他们应该承担的资金,具体的办法就是中央财政代地方财政今年发行2000亿的国债,也就是中央发债以后,打入到地方的预算、地方的赤字,作为地方的配套资金。
第二,发放一部分政策性的贷款,作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政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已经商量了一个具体的办法,发放一些期限比较长,利率比较低的政策性的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
第三,扩大地方企业债券的发行。譬如说道路、电力改造,这些将来还有一定的收益,因此,对于暂时缺少配套资金的项目,利用地方的融资平台,增加企业债券的发行,来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
张平介绍说,从去年的4季度到目前,我们已经发行了45支企业债券,大体筹措了1300多亿的资金,目前向国家提出申请,待发行债券的还有50多家,总共接近1000亿。
张平指出,对于一些公益性、半公益性的投资,大体采取了这样的三条措施。在这同时,我们对于一些有收益的工程,譬如,铁路,还有一些企业的技术改造,就动员企业、动员社会和民间的投资,积极地介入,参加到我们整个投资计划中间来。 (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
(责任编辑:马涛)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