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学生就业难题更为凸现。“其实,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该形成两个共识:其一,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应当成为衡量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要有当下的对策,还应有长远的谋划。
其二,大学生就业作为民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如社会各界支持、政府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及制订调整合理就业政策、家长和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等等,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推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顾海良介绍说,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发展的战略问题,需要有全局性、前瞻性的眼光。2004年,我就提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三全”理念,这就是:大学生就业工作,要提到学校全局工作的高度、要作出全面的部署、要使之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三全”的就业指导思想,既强调就业率的提升,更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多年来,武汉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2%以上,研究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较高。
顾海良认为,世界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突出地表现在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矛盾的加剧上。对高校来说,实际上就是破解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普遍影响与大学生就业局部突破的难题。一是去年金融危机刚显苗头,武汉大学就敏锐预见到可能给就业带来的冲击,尽早、尽可能多地联系用人单位来校进行各种招聘活动,力求抢占就业先机。二是广开门路,充分发挥校友、科研单位、学生家长、教师和在校学生为毕业生谋职位。武汉大学校友创办的上市公司“凯迪电力”先已表示,将继续青睐武汉大学的毕业生。三是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和零就业家庭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学校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措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关系为他们寻找“下家”。四是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配套支持措施,通过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并以创业带就业,吸纳更多的毕业生。全国创业典型、武汉大学在校研究生吴斌正在将他的公司从20多人扩大到100人的规模,以便给武汉大学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五是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六是辅之于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不仅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求实的就业观,而且还从多方面提高他们实际的择业能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日前武汉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较去年同期还略有上升,电气学院、动机学院、测绘学院、遥感学院等学院签约率已过95%。
顾海良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大学生就业难往往表现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就业满意度低,这是由于整个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的原因。这就需要高校树立新的发展观和质量观,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努力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和优秀的高级人才。近年来,武汉大学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多个环节入手,着力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专业,停招或减招不适应社会需要专业的招生人数,根据社会需要加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型专业建设。把硕士研究生分应用型和研究型两个类型,根据社会不同的需求分类培养。把就业指导纳入课程计划,将就业指导延伸到低年级学生,并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从内涵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自我组织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大家都在谈论转“危”为“机”。确实,中国高校确实应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借“机”加快教学和科研体制改革,从深层次上改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笑)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