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攻坚”年
两会热点述评
本报记者 王小霞
今年,就业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有一组数据显示,今年610万新增大学毕业生加上历年积累的未就业大学生,共有700万以上大学生要求就业。
“就业问题国家非常重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解决就业,各级政府也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就业,关键的问题是要抓好落实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步正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就业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提倡农民工返乡“创业”
“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有留在农村没有工作、进城后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如果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会影响当前的社会安定。”步正发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有农民工2.3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数约1.3亿,是一支重要的产业大军。而目前,这支产业大军中有一部分人正面临严峻的就业困难问题。
近期,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就业服务,以促进和保障农民工就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长期来看,彻底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还应提倡农民工返乡‘创业’。”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政协常委赵满堂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赵满堂的这一建议也成为此次“两会”上政协委员们纷纷提倡的就业措施。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向记者表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中最没有出路的是30-40岁的人,因为体能下降,再加上没有专长,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意雇佣;而另一个困难群体就是在沿海制造业工作十多年的返乡女工。“所以建议政府帮助他们开展创业,哪怕是小作坊式的都可以,如洗衣店、缝纫店等等。”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市场活跃的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回乡创办经济实体,能有效带动一大批农民就业致富。这些人多年在外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技能和经验,只要有一个施展能力的平台,就可以带动一方,进而拉动内需。
“农民工创业关键要选好项目,创业后形成效益,才能带动就业。政府应在这方面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农民工找到一些项目,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为农民工创业场地、经费提供一些帮助。”步正发告诉本报记者,创业是一条“治本”的之路。
“对一些农民工中的技术人员发放一些贷款,推动他们自主创业。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至关重要。”今年,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杨公社专门针对这方面问题写了一份提案。杨公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由中央、省两级政府出资支持,每个省建三到五个农民工培训基地,对农民工进行专业培训。
呼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落伍,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期过高,缺少创业成功因素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乃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的就业岗位来分析,大部分岗位是体力型,其次是技能型,第三种是管理型,第四种是学术型,最高的是创新型。整个就业岗位是金字塔形的,越往上,工作岗位越少。而高校培养的大量学生,都要争取管理岗位,都要脱离技能型和简单体力劳动,所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再加上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特别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异很大,大学生大多趋向于选择发达地区的城市就业,而这些地区人才已达饱和。
部分大学生宁可啃老本,宁可“校漂”也不去基层。来自九三学社中央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岗位需求主要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这部分需求农民工难以满足,高校毕业生又不愿从事。
因此,鼓励大学生到城乡基层、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春节前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有政协委员建议,要吸引大学生去西部、基层就业,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并且必须考虑到他们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虽然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高,但是,对于有能力的大学生还是应该鼓励其创业。”全国政协委员、深圳中协实业公司董事长陈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岗位不足,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就业,还能带动其他人的就业。
大学生创业面临最大的难题是缺乏启动资金。因此,陈华建议和呼吁企业成立大学生就业基金,支持大学生创业。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