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才立,军以才兴。”人才是强军之本,是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智力支撑和重要保证。近年来,军队人才战略工程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人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脱颖而出。
为推进我军人才建设这列“快车”,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加速前进,军队人大代表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 王晓东代表 :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希望能够增强和拓展依托地方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
建议将承担“强军计划”培训任务的高校从30余所扩大到100所左右,每所高校招生人数从60人扩大到100人以上,整体招生名额从每年不足2000人扩大到10000人以上。培训模式可以从现在的离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拓展到在职攻读相应学位、实施高级资格人员培训、开展访问学者交流、进行短期专题研修、组织联合考察研究等模式。这种增强和拓展无论对军队还是地方,无论是着眼当前需要还是放眼长远发展,都是极其必要和有益的。
全社会协力办军校 冯政杰代表 :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吸纳地方优秀人才到军事院校授课,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可采取课程聘任制,聘请国民教育体系中高水平人才为部队服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有效办法,鼓励地方高等院校和社会专业培训机构、政府部门有学术专长的领导干部到军队院校执教,这样既可排编制员额少之忧,又可解办学成本高之难。
二是完善军校招生办法,促进国防基础教育改革。呼吁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国防教育,切实增强青少年国防意识。完善军校学员淘汰制,将身体条件、心理素质等不适合军队要求的学员,正常转入地方高等院校继续完成学业后参加社会工作。设立军校对社会开放日,把军校作为展示军队风采的一个窗口,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军校建设以及军校增强对优秀青少年的吸引力两个方面实现双受益。
建立解放军边防学院 朱锦林代表 :当前,我军边防专业人才培养缺乏专门机构,培养方式缺乏针对性,主要由陆军院校按照步兵排长模式培训。以这种分散式、搭车式、随机式模式培养边防军官,定位不准,层次低,教学质量滞后,无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边防部队遂行防卫、管理、建设任务的需要。
建议建立解放军边防学院,专门培养边防部队指挥军官,同时培训民族军官、边防军医、人武指挥干部、民族语言翻译干部等,还可担负轮训边防军官、士官任务。依托这所学校,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边防学科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边防人才生长机制,提高边防军官学历层次,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加强边防理论、边境管理、边防涉外知识培训,加大交叉任职力度,增加补充入伍大学生数量,使边防部队官兵整体素质实现可持续提升。(本报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