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在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小组讨论会上,高晓笛委员通过翻译罗红的手语翻译,了解其他委员的发言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
|
3月7日,在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小组讨论会上,高晓笛委员通过翻译罗红的手语翻译,了解其他委员的发言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
|
3月7日,在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小组讨论会上,高晓笛委员通过翻译罗红的手语翻译,了解其他委员的发言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
3月7日,在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小组讨论会上,通过手语“听到”委员们热心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的发言,高晓笛委员禁不住流下热泪。
高晓笛委员的喜极而泣,很是耐人寻味,人们绝不该把它仅仅当作是会议的一条花絮。社会弱势群体成员——残疾人之所以比较容易满足,或者听到二三句好话就被感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本身没有过多太大的奢望和希求,更多的还是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太多的困窘与无奈。高晓笛激动的泪水,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工作者留下了许多思索与自责。
高晓笛委员幼时因服药过敏导致聋哑。她这次的提案就是残疾人的就业,建议国家加大对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投入,建立专门的聋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注重残疾人的普法教育工作,呼吁全社会真正关心和支持中国几千万残疾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从高晓笛委员的提案内容来看,也能让人们感受到目前残疾人生活上确实面临诸多困顿和艰辛。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弱势群体成员往往受到的社会风险冲击更大。他们往往承受着来自经济、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的沉重压力。残疾人说“我们不能做社会的包袱”,社会更不能把他们看作包袱,关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成员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没有任何旁观者。现代文明社会就是要不断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切实维护弱小者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多为他们谋取最大福祉,让他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成为真正的强者。(徐云鹏)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黄芳)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