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社会保障专家郑功成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和缓而坚定地表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社会保险从制度的残缺,到有差别的普惠,再到公平的普惠,这个路径是可行的,我希望时间更短些。”
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是有时间表的 谈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时,郑功成难掩喜悦之情,他说,国务院明确表示,到2012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届时养老保险关系就可以自由转移了,在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之前,由于转移成本非常高,不转移是最好的办法。
人员流动时,对养老保险权益进行记录并暂时冻结就可以了。
郑功成表示,目前,养老保险的地方保护主义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很难说是地方单方面的原因,因为我们的制度就是地区分割的。在地方统筹的条件下,利益是当地人的,很难说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制度的根源上找原因,不要只看到现象。治本之计,只能是全国统筹,中央政府作为担保人,上升为全国统筹的层面,这样就不会有地方保护主义了。
医疗保险终身缴费是过渡阶段的治本之策 在谈到医疗保险时,郑功成认为,医疗保险的全国统筹在相当长时间不可能实现,必要性也不如养老保险,根据他主持的战略研究报告,到建国100周年左右才可能实现全民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障制度。
郑功成说,医疗保险存在异地就医的问题,要解决异地就医问题需要建立地区之间的协作。在中央政府指导下,地区之间建立相互结算、相互委托的关系,在医疗保险机构建立一个全国的信息平台与协作网。建立全国协作网络的前提条件是信息平台应该是全国统一的,责任分担,不同地区协作,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费用结算机制。
郑功成强调,在没有实现全国统筹之前,医疗保险终身缴费是治本之策。医疗保险终身缴费,缴费随人走,问题也就解决了。不过,他同时指出,考虑到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应当同时调整退休养老金的结构,养老金中应该包含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社会保险是非常重视的 郑功成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提法,这是前所未有的。在报告中,有多个版块从不同的角度都提到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和政府计划采取的措施。例如:
一、全面推进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以及完善其他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报告还强调了,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这意味着社会保险开始朝着覆盖全民的普惠性的方向迈进。
二、提高社会保障的待遇。包括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企业职工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的标准。这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保险水平将从此由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向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向来发展。
三、在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方面,有了明确的目标。比如,报告提出三年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要提高到90%以上。
郑功成代表对互联网非常熟悉,曾数次到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交流,针对网上对社会保险公平性的质疑,郑功成代表肯定地说,虽然历史的差距不是一天能抹平的,但公平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宗旨和目标,社会保险追求公平是毫无疑问的。
(责任编辑:黄芳)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