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之所以引起海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不仅是因为国务院、人大、政协分别进行工作报告;更是由于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将在两会上履行监督审议与参政议政职能,通过投票、提案、建议等等,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权利与发展走向。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在两会上得到越来越多印证。某些建议或提案很“前卫”,表明代表与委员越来越“敢说话”。而民主就是允许不同观点自由表达,再经过充分讨论、博弈、妥协,最终形成符合多数人意志的共识决议。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晰”,“四平八稳”的套话与“积极论争”的实话,哪个更具现实意义显而易见。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的协商式民主日臻成熟。
经验还告诉人们,面对一些“不同意见”,面对一些暂时看似“非主流”的提案,妄下否定结论是不理性的,可能导致错失一些建设性元素与前瞻性理念。
比如,三峡工程的建设者曾坦言:最该感谢的是那些提反对意见的人,这让我们更注重科学论证,在设计和施工中解决了很多过去没想到的问题。正因为“有益的反对”,一些公共决策的制定得到进一步完善,使落实的阻力提前释放,最终取得令各方满意的积极效果。
再比如,前两年有政协委员建议国家或地方政府可以向民众“发红包”,一些人觉得仿佛“天上掉馅饼”。可随着广东东莞向市民“发红包”,经济形势趋紧下“消费券”、“旅游券”成为拉动内需的手段之一,人们渐渐发现一些“传统思维”已随着政协委员蕴含更宽泛视角的建议、人大代表具有前瞻性思维的提案“与时俱进”。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3月8日14时提案截止时,提案组共收到政协提案5571件。其中,经济类提案占50%左右,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内容的提案占20%以上,政治法律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提案也占20%以上。半数政协提案涉及经济问题,政协委员们密切关注国家4万亿投资,对扩大内需、确保GDP增长8%建言献策,既是对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回应,又是社会各界聚信心、迎挑战、化危机、促发展的真实写照!
归根结底,民主的发展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社会的和谐更需要“兼容并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就是要让人民当家作主,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平等、公正、自由的环境下,让每个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不断推进国家的繁荣富强,巩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去年以来,全国政协确立提案4738件,“办复率”达99.03%。人们期待今年政协的提案在明年总结时交上更上一层楼的满意答卷。
(责任编辑:王雪)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