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剑挑“消费潜规则”
中消协将挑选典型规则点评破解
本报讯 (记者杨滨) 餐馆有偿提供消毒餐具、打折商品不退不换、进餐馆包间有最低消费、快递物品丢失追偿难……在日常生活中,由商家擅自决定、消费者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行业潜规则”,披着“合理”的外衣损害着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正日益成为消协处理各类投诉的难点”,中消协秘书长杨红灿告诉记者,针对商业销售、餐饮住宿、旅游娱乐、装修物业、美容、教育培训中介领域和农资产品中那些不为消费者知晓、难为消费者知晓、对消费者危害极大的潜规则,中消协今年将组织专家点评分析,提出破解建议。杨秘书长表示,有些所谓的“潜规则”为一小部分“业内人士”所熟知,却将大众蒙在鼓里,比如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
今年,消费者协会将牵头挑战这些长期存在的“潜规则”。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消协已纷纷根据当地情况搜集整理“潜规则”,中消协将逐一筛选审核,挑选“典型规则”进行点评破解。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潜规则包括:消毒餐具向消费者加收1元钱,打折商品不“三包”,住宿房价以中午12点前结账算一天等,还有的消费者说,当初石油涨价,出租车费用也因此涨价,现在石油降价了,为什么出租车费不见下调呢?消协人士表示,有些“潜规则”形成之初可能是合理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却变得不合理,企业追利无视消费者权益,有关部门又不及时监督,潜规则就在不知不觉中延续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