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昨晚在新民科学咖啡馆解读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不存在“零风险”
董纯蕾 马丹
“新出炉”的食品安全法试图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做出全程扫描,成为昨晚第47期新民科学咖啡馆的热议话题。
食品安全法亮点颇多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厉曙光举例说,新法将保健食品列入关注范围,规定标签、说明书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应当写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食品安全法还将“食品进出口”专列一章。“老百姓总感觉进口食品好,其实这也未必。中国的食品大体上还是好的,要避免崇洋媚外。”这一观点得到了现场市民的响应,有人特别强调,无论是对奶粉的三聚氰胺检测,还是世博会的食品安全把关问题,都要内外标准一致。
可能掀起新维权热
食品安全法将用“重典”,可能会掀起新一轮“维权热”,产生更多专攻食品维权的“王海”。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察处处长助理戚柳彬说,中国民事法律提到的赔偿,都以补偿为原则,一般是“一赔二”,食品安全法将根据“惩罚性赔偿”的原则,有违法所得的生产经营者“一赔十”;还引入了行业驱逐概念:如果食品生产单位有问题,不仅服务许可证要吊销,而且直接主管人员5年内不能从事相关工作;如果食品检验机构人员出虚假检验报告,除了开除公职,10年内不得再从事检验行业。
厉曙光透露,在食品安全法酝酿起草和征求意见期间,专家们对加大惩罚力度的原则是意见统一的。“就是要让那些不法生产经营者倾家荡产,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否则,三聚氰胺解决了,还会有‘四聚氰胺’。”
新机制防患于未然
时下再谈食品安全问题,三聚氰胺似乎成了绕不过去的话题。厉曙光教授坦诚了学者在这一事件上的自省:“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对我们从事食品安全这一行的人来说也是匪夷所思。在全世界范围内,它最早被发现是2007年的3月,美国死了很多宠物,起初也是怎么查也查不出问题来。后来,发现是宠物食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当时,我们也曾想到,三聚氰胺既然被添加在猫狗的食品中,会不会也被添加在人类食品中?可惜,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当时如果有食品安全法,已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评估机制,也许我们会在体制上更敏感,更早判定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对人体的伤害。”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不仅会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而且会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挖掘出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
本报记者 董纯蕾 马丹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