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改善民生的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累计完成投资9545亿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7倍,其中中央投资4238亿元,是改革开放前的16倍。
我国以占全球约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占全球21%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并加快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农田水利: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1998年以来,直接用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近3000亿元,一大批农田水利设施相继建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灌溉农业稳步发展。全国农田灌溉面积达到8.67亿亩,比改革开放前净增1.4亿亩,平均每年递增2%,不到全国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农田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万亩以上灌区达到580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3亿亩,分别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0.5%和41.9%。自1996年以来,投入资金34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87亿元),对393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2亿公斤,增加节水能力105亿立方米,项目区农民收入比非项目区增加20%以上。对中部四省139处大型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到2020年将基本完成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基本完成后,可形成节水能力227亿立方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36亿公斤。
节水灌溉大面积推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1996年,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大规模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带动了面上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目前,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3.3亿亩,占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8%,其中低压管灌0.88亿亩,喷灌0.45亿亩,微灌0.21亿亩,渠道防渗等1.76亿亩,灌溉水利用率由“八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目前的47%左右。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深入开展。近年来,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的形势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需要,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财政部和水利部共同启动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民办公助”项目建设,调动农民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项目实施4年来,共安排以小型水源工程、小型灌排工程为重点的项目区6000个,总投资14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9亿元、地方财政33亿元、农民投资投劳63亿元,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0亿公斤,新增节水能力40亿立方米。各地也通过定额补助、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形式,因地制宜地建设小型蓄水、引水、提水、集雨等抗旱水源工程,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河道疏浚、村塘整治和小型水利工程清淤防渗、整修配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呈现恢复性增长。
饮水安全:惠及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 吃水问题自古以来就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进行了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十五”期间,主要以解决饮水困难为主,结合农田建设,采取以工代赈和专项补助、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等措施支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十五”期间共投入资金223亿元,解决了6700万人的饮水问题,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2006年开始,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了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的历史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实施,2006-2008年三年安排中央投资238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226亿元,累计解决1.09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被广大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受益区农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血吸虫病重疫区的疾病传播得到有效遏制。大量劳动力从找水、拉水、背水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显著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优先安排解决“老少边穷”地区饮水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2009年,我国将解决60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提前6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确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比例降低一半的目标。同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2013年年底前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届时,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饮用水的宏伟目标将基本实现。
除险加固: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兴建了8.5万座水库,发挥了巨大的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这些水库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限于当时的技术、施工和经济条件,有相当一部分建设质量存在先天缺陷,经年累月积病成险,不仅效益难以充分发挥,而且成为重大安全隐患。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国陆续开展了三批病险水库加固整治。1998年大水灾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央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升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速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共安排中央补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5695座,投入中央资金438.1亿元,平均每年安排中央补助项目570座,安排中央投资44亿元。
经过近年来大规模整治,我国水库安全状况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大中型水库的病险率明显下降。据统计,已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恢复防洪库容34亿立方米,提高了460多座大中城市、县城,以及大量厂矿、交通等设施的防洪标准;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60亿立方米,增加年供水能力43亿立方米,3054万人从中受益;新增灌溉面积1081万亩,1.8亿亩农田的灌溉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201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届时,下游1.6亿亩耕地、1.4亿人安全将得到有力保护,可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1.27亿亩。
江河治理: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就开始着手对大江大河进行系统治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大洪水以后,中央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大幅度增加江河治理投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长江中下游干堤修完修好,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全面展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基本建成,三峡、小浪底、临淮岗等枢纽工程全面发挥效益。目前,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近100年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江河治理发挥了巨大的效益。1999年长江流域再次发生大洪水,堤防工程配合水库拦洪,减少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约相当于1998年洪水后长江防洪工程建设投资的3倍。1999年太湖流域发生超百年一遇洪水,治太工程减灾效益达90多亿元,相当于治太工程总投资的2倍以上。2007年淮河洪水,虽然洪水量级大于1991年,但沿淮三省堤防较大险情减少97%,淹没耕地减少57%,转移人数减少99%,倒塌房屋减少94%,无一人死亡(1991年洪涝灾害造成572人死亡)。
水土保持: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国家就开始大规模实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近年来,在继续实施长江、黄河上中游等重点防治工程的基础上,又新启动实施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经测算,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的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都达到70%以上,减沙率达到40%以上。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土壤侵蚀量减少了1/3,黄河流域每年减少入黄河泥沙3亿吨左右,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已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万平方公里,修建以梯田为主的基本农田1.4亿亩,近1.5亿人从中直接受益,2000多万山丘区群众的生计问题得以根本解决;全国有6个省、1200个县实施了全面封禁,累计封育保护面积70万平方公里,其中39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得到修复,走上了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为了改善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科学有序发展水电。截至2008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到1.75亿千瓦,其中农村水电装机5100万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10倍。完成了三批共65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和409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了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试点建设和扩大试点建设,解决了3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显著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