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7日电 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刊载署名为赵振宇的文章《问计于民要按程序进行》。文章指出,问计该应按照严格的科学的程序进行,不能事事都去“问计于民”,那样,不但不是相信群众,而是有点扰民的味道了。
文章指出,问计于民需要认真选择问题和选择对象。人们由于年龄、性别、经历和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关系,对众多的社会事务都会有自己不熟悉或完全不知道的情况。特别是像一些类似卫星上天,航母下海,西部开发,南水北调以及华尔街的风暴和中俄两国的石油贸易,这样的问题是绝大多数中国公民不知晓也无法参与献策的。
文章称,如今的中国大地,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级政府问计于民的告示,大到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小到社区管理、乡村公约。不要忘了,中国的大多数人都很忙,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休息,不能事事都去问他们,那样,不但不是相信群众,而是有点扰民的味道了。请有关方面注意:问计于民要慎重。
文章指出,问计大都有一个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问题。对于一个特定时间和地方的民众来说,他只可能更多的是关心自己当下和生活地方的事情,对于以后和更大范围的事情就可能考虑不多或不周全。在这种情况下问计于民,得到的反馈信息能够作为政府机关科学决策的依据么?除了民众,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也须考虑,那就是目前我们实施的干部任期考核体制。某某干部,三年五年有的更短,就要从一个地方的县长转变为县委书记,由书记转变为市长,再由市长转变为市委书记,或由市委书记转变为省长了。如此的任期时间和地区的限制,不能不产生决策规划的短期效应。这种状态下的问计于民也要大打折扣。
文章举例说,最近教育部就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集中了20个教育重大关键问题,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媒体也很积极,拿出了大块大块的版面和时间,发表众多人士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但是,细细一读就会发现,不论是城乡教育差别的问题,还是文理分科或不分科的问题或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问题,讨论来讨论去,还是多少年来大家一直在争论而且没有结果的问题。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大家一举手一统计,结果就出来了。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办事,照顾了大部分人的意愿,这个《纲要》就是好的么?民主和科学有时也不是一致的,真理常常在少数人一边。如何行使民主,如何保证科学,看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文章提出,问计于民是一种经常性的工作,不仅要讲究方法,有时还需要追问一下问计的动机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时常在拷问政府机关、领导干部。一个地方,大都有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研究室,还有市长热线、信访办等一类机构。他们干什么,就是收集社情民意,专门从事问计于民工作的。不要让热热闹闹的问计于民冲淡了现有的正常工作。
文章称,问计于民是个好事,它也是需要耗费人力和财力的。根据问计的意义轻重、范围大小、问题难易、实施缓急,需要按照科学有效的程序进行。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