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月十七日,工作人员正在把电缆向岸边牵引。当日十五时二十八分,海南跨海联网工程首根海底电缆顺利上岸。本报记者 张杰 摄 |
| |
缠绕在电缆敷设船上的海底电缆,颇为壮观。海南日报记者张杰通讯员黄启辉摄 |
| |
国内外专家使用水下监视器、水下遥控车控制敷设船的前进速度、方向和敷设电缆的速度。海南日报记者张杰通讯员黄启辉摄 |
首条海底电缆登陆海南 增强海南电网供电质量
海南联网工程海底电缆敷设迈出重要一步
第一条海底电缆成功登陆海南
本报海口3月17日讯 (记者张中宝通讯员韩海光)靠近了,靠近了……经过6天多的敷设,今天下午3时28分,海南联网工程第一条海底电缆在岸上牵引机的拉动下,登陆海南澄迈县桥头镇林诗岛终端站。顿时,岸上鞭炮齐鸣,海上船员欢笑、拥抱、合影。
这根全长32千米的超高压牛皮纸绝缘充油电缆,将使海南电网与南方电网主网连接起来,使海南电网告别孤网运行的历史。
“海南人民等待多年的联网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得以实现。”海南电网公司总经理尹炼激动地说。
今天上午10时,当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林诗岛终端站时,迎接海缆上岸的各项准备已就绪,铁塔、电缆终端头、避雷器等工程已完成。
海上,一艘从广东徐闻出发的敷缆船正朝林诗岛缓缓驶来,并不断从船尾“吐”出海缆。岸上,海南电网公司及挪威NEXANS公司的技术人员早就就位,当地群众闻讯赶来,翘首以待……
中午12时,敷缆船离林诗岛终端站大约1000米时,将送出的电缆切断后形成终端,装好封口,由小船慢慢地牵引着不断向岸边靠近。
8米、7米、6米……大家似乎都在心里倒数着海缆离岸的距离。下午3时,海缆到达岸边后,工作人员将浮包拆除,电缆自然下沉,放置在预定的电缆路由上。下午3时28分,陆上的牵引机将海缆缓缓地牵引出水面,岸上海上一片欢腾。
据介绍,这根海缆的直径为14厘米,其中还附带一根4厘米的通信光缆,将有望为我省电力系统、电信及国防等部门提供通信服务。第二根海缆下周开始敷设,预计下月初可完成全部海缆的敷设工作。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副总经理尚春透露,目前南方电网公司正在进行海南联网工程扩建项目的可研报告,预计年底完成,有望在2年—3年内启动扩建项目的建设,将再敷设3根海缆,进一步提高海南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据悉,海南联网工程于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开工建设,总投资近25亿元,是我国第一个500千伏超高压、长距离、大容量的跨海联网工程,也是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第二个同类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