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实现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长三角有望医保“一卡通”
□晚报特派记者 张建群 湖州报道
一张医保卡刷遍长三角,这一愿望有望在三年内成为现实。记者昨天(27日)从湖州召开的长三角协调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自今年起,将通过异地经办机构委托代理的方式实现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并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异地安置、异地工作、转移就医、外出临时性就诊,随着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而现有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参保人员的需求,矛盾日益凸显,迫切需要调整和完善。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长三角地区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具体情况,实施异地就医结算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整体规划、区域整合、分步推进”,即首先要明确长三角地区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的具体工作方案和技术标准,初步实现双方委托代理机制,其次按省级行政范围划分开展异地就医结算工作,最后进行长三角区域整合,在不打破现有的政策框架,不改变现有的经办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以提高计算机技术处理能力为切入点,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及费用结算问题。
作为本次长三角协调会确立的专题之一,其最终目标是实现长三角16个城市间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实现的途径是:首先完成江苏地区7个城市,浙江地区8个城市,分别在本省范围内的网络互联,初步实现参保人员在本省范围内持卡就医,异地结算医疗费用。同时推动上海和江苏、浙江城市间的网络互联工作,实现上海分别和江苏、浙江两省的参保人员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2009年度将力争完成建立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医疗保险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启动实质性的合作行动。对长三角地区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开展调研工作,在详细了解各地医疗保险政策、经办状况、信息系统构架、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及异地就医人员基本信息等情况的基础上,推进条件成熟的城市之间通过建立双方委托代理机制、实现网络互联、并在各方医保经办部门增设服务窗口,增加相关办公设施,培训专业经办人员,初步实现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
在本次会议上,长三角16个城市共同签署了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合作(湖州)协议》,决定继续深化“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协调会自身建设”两个合作专题,新设“长三角金融合作”“长三角医疗保险合作”两个专题和“长三角会展合作”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