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52000人涌向石门峰公墓扫墓。近年来武汉的殡葬费用节节攀升,群众直呼“死不起”。田振龙 摄 |
政协委员暗访揭殡葬暴利
殡葬费用节节攀升,群众直呼“死不起”
又是一年清明临近。近日,民革武汉市委就殡葬热点向武汉市政协提交调研报告,直指墓地资源匮乏、殡葬费用过高、生态环保葬变味等问题,导致“‘死不起’成普遍性社会问题”。
两日来,本报记者邀请该报告的起草人之一,江汉区政协委员、民革武汉市委江汉区工委会副主委肖伯红一起,对武汉部分公墓及殡仪馆进行了实地探访。
长江商报记者 石正
弊病1
朝向好的墓地须加8000元统一制碑
“墓地价格昂贵。
——摘自民革武汉市委的调研报告
昨日,记者与肖伯红委员一起来到汉阳扁担山公墓时,正值大量市民赶来祭扫。该陵园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价格最低的墓地为1.08万元,位于山顶。如果丧户希望日后祭扫方便,可以选择陵园“南特区”的墓地,位于平地,丧户不必爬山,价格从1.28万元到3.3万元不等。
肖伯红询问,陵园迎面山坡上的墓地价格为多少?该工作人员介绍,这面山朝向较好,上面的墓碑必须采用“艺术影雕”,要刻上座右铭。因此实际价格会有一定上浮,例如标价2.88万元的墓位,最后价格约为3.6万元。
“那如果丧户不想刻上座右铭,只想选用一般的墓碑呢?”肖伯红接着问道。这位工作人员答复:“不行,因为这面山坡朝向公墓正门,考虑到陵园形象,这里的墓碑必须用影雕,以便统一、美观。”
“这不是霸王条款吗?”肖伯红说,采用哪种样式的墓碑是丧户的自由,陵园不该强加。“墓地价格已不便宜,墓碑再动辄七八千元,丧户的负担不是更重了吗?”
接待人员介绍,在扁担山公墓,也有面议价格的墓地,起价20万元,上不封顶。
弊病2
部分陵园树葬既不便宜也不省地
“陵园公墓单位垄断经营,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使生态环保丧葬变味。这也使得部分选择树葬、草坪葬等环保生态丧葬方式者望而止步。据调查,选择节地的壁葬、花坛葬、树葬的比例只有9%,不占地的江葬仅为1%。”
——摘自民革武汉市委的调研报告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肖伯红就开始呼吁在武汉推行树葬、草坪葬等环保葬方式。从2000年起,武汉开始提倡这些环保生态丧葬方式。
29日,石门峰都市陵园接待中心一工作人员介绍,该陵园目前主要推出松柏树葬,价格为4888元。武汉最大的树葬区是位于江夏龙泉山的孝恩园,办公室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的松柏树葬为2万元,樱花树葬为2.5万元,“几千块钱的树葬我们这里没有了。”
昨日,记者与九峰寿安林苑取得联系。一接待人员介绍,树葬价格在1.2万元左右,但该陵园已不愿再做树葬,“主要是太难管理了。”
记者在孝恩园西区看到,数百个桂树冢、樱花树冢连成一片,每棵树间隔约2米。粗略计算一下,1个树冢占地面积在4平方米左右,约相当于4个地墓的面积。据了解,目前的树冢大都不是深埋骨灰,而是将骨灰坛埋在树下,并设置小墓碑。这不仅与化灰为泥的意愿违背,占用土地也超过地墓。
“这样下去,树葬与地墓还有什么区别?”肖伯红感慨说,在很多陵园,树葬既不便宜也不省地,似乎有违当初推行的初衷。
弊病3
低价骨灰盒只有样品但拒绝自带
我市殡仪馆现存的主要是木质或石质的骨灰盒,价格从190元到28800元不等。但由于中、低价骨灰盒很少有货供应,特别是低价骨灰盒只有样品,根本没有存货,加之殡仪馆禁止自带骨灰盒,致使丧户不得不以中高价消费。”
——摘自民革武汉市委的调研报告
肖伯红说,她在调研过程中听到不少丧户抱怨,殡仪馆提供的低价骨灰盒只有样品,没有存货。前不久,一位市民的岳母去世,送到殡仪馆,最后选用了1800多元的骨灰盒,还只是中低档。“好一点的骨灰盒有汉白玉的、红木的,动不动就6000多元直至上万元。”
不仅如此,殡仪馆往往禁止丧户自带骨灰盒。另外,部分殡仪馆自选服务收费项目繁多。肖伯红说,一位市民的母亲去世后,正要推进火化炉时,殡仪馆工作人员突然问遗体下需不需要垫上一块布,需要的话要另交100元。
这位市民向肖伯红抱怨:“为什么这些情况不能在办手续时就告知?在亲属最悲痛的时候,突然说要加收费项目,总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肖伯红表示,当一些自选项目和常规项目混在一起摆到逝者家属面前时,为让亲人早点入土为安或怕背上对逝者不孝的包袱,这些家属一般不会甚至忌讳选择“不要”,这是在误导殡葬消费。
◇记者观察
武汉墓地价格10年涨了5倍
在陪同肖伯红委员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死不起”成为市民谈论最多的话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墓地价格上涨快。
29日,前往九峰烈士陵园祭扫的市民陈先生说,今年年初他的大哥去世,花2万多元买了现在的墓地。“上世纪90年代一个亲戚在石门峰买了一个墓地,只要6880元。现在同等位置的至少在3万元以上,价格涨了差不多五倍。”陈先生说。
“老百姓说‘死不起’,与墓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有关。”肖伯红说,据她了解,武汉共有14个公墓,总面积约5600亩,其中过半已被使用。而每年武汉约有2万多名逝者进入公墓,若一味用地葬方式安葬,全市公墓用地将用不到10年。
可是,现在武汉每年90%的逝者还是选择了埋骨灰、立墓碑的传统安葬方式。肖伯红说,这也是政府近年来大力倡导树葬、壁葬等殡葬方式的缘故。
“但除了政府加强引导、老百姓转变观念外,有关陵园、公墓是不是也应该认真反思,如何确保节地环保葬方式不变味?如何使殡葬方式既适应‘两型社会’需要,也能更好地被老百姓接受?”肖伯红若有所思。
◇建议
1.依法管理和规范殡仪服务市场,切实落实殡葬服务收费标准,保证低价位骨灰盒和墓地的供应。
2.政府应加大对殡葬基础设施改造及殡葬执法的投入,兑现承担存放在殡仪馆的无名无主尸体及凶杀、交通逃逸案等超期保存处理遗体的费用,减轻殡仪馆的经济负担。
3.科学规划公墓,推进殡葬习俗变革。逐步改进现行的火化后又墓葬的殡葬方式,倡导和推行殡葬习俗从以保存骨灰为主的公墓形态向不保留骨灰的其他方式转变。
4.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推广墙葬、树葬、花葬等环保新型殡葬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