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3月31日电(记者王莹、张非非)“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我觉得应该先就业后择业。如果基层有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到基层就业同样是一个好选择。”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工程力学专业2009届毕业生刘晓宁说。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很多大学生开始转变观念,愿意选择赴基层、到农村就业。
“如果说在去年底我们还在对一些工作挑挑拣拣,那么到现在很多同学都放低了择业预期。”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高天柱说,作为农业大学的学生,本身就一直有到乡镇工作的思想准备,何况现在很多大企业纷纷在城市的郊区县设立分厂,这些地方都成为同学们争相选择的目标。
沈阳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韩玉秀则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些家在小城镇或农村的同学在沈阳、大连做翻译、培训等工作,月收入约1500元。除去租房子、交通、伙食等消费,基本不剩什么钱,有时还入不敷出。而如果回乡工作,虽然赚得少一点,但消费也比较少,还可以吃住在家里,省却了消费的大头,从经济角度考虑既实在又可行。”想在农村学校任教的她说,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更看重就业的稳定性,再加上现在到基层就业有很多优惠政策,因此到农村学校工作对师范类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很大。
辽宁省人才中心调研员孙凤岐认为,农村和基层有着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去农村和基层就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与城市相比,基层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大学生应做好充分思想准备,要把满腔热情化为实际行动,脚踏实地地为基层群众服务。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做好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后续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提高软环境的吸引力,促使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