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大学生就业难的新视角
“我们不能要求企业改变自己的要求,唯一能改变的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谁能改变?只有高校”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周大平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我国610万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至少始于三四年前。其产生的原因一直很迷离:我国高等教育23%的毛入学率(2007年)只有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7%)的1/3,但为什么每年却有100多万大学生就不了业?是人才的“现实”需求赶不上经济学家们阐述的“理论”需求,还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抑或高校没有培养出货真价实的大学生?
现实终于给困惑中的人们上了一课:首先我国产业结构及发展主要依靠粗加工,与许多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对路,因而吸纳大学生极为有限;其次近年大学生竞相应聘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现象表明,大学生就业观念并非就业难的主因。以上两点的排除,意味着唯一的可能就是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通俗地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出在高校自身。
对于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扩招后优质办学资源被快速稀释,各校的办学定位被快速模糊,加上培养模式的僵化,学校责任心的下滑,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如果不顾及这个事实,继续片面强调社会存在的高等教育需求及其人才需求,就势必导致大学生质量继续下滑及其就业进一步困难。
不同口径的就业率统计
2004年全方位开展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被认为是高校由注重“规模效应”向加强内涵建设转型的开端。然而,由教育行政部门组团,以一系列量化指标为衡量标准,及各校提前数月上下联动应对检查的做法,很快受到各界的诟病。乃至时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也发出了“高校教学评估该停了”的呼吁。
评估高校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评估本身的质量。麦可思2007年启动了“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并开始每年一次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研究。当年首次调查毕业半年后的2006届大学毕业生(含专科和高职,下同),回收有效问卷8.5万份,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008年,麦可思发布的《2008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有着许多人前所未闻的内容:本科生和专科生高职生的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流向,就业流向主要有他们从事的职业及行业、工作的企业类型及规模、工作地区的城市类型、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程度、求职成本等指标,还有大学生的35项基本能力,和与大学生从事的651个职业相关的共上万条职业能力的测评。
对就业率的统计数据与政府的大不一样是这份报告的关注点之一。2007年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第一次就业率为72%,而麦可思的调查却是55.8%,半年后的就业率达到87.5%,说明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实际上推迟了,即毕业以后一直在择业并陆续就业。
麦可思总裁王伯庆就此给教育部提出建议:用考核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取代现行的考核毕业时的就业率,否则大四学生整个学年都不安于学习,从第一学期就开始找工作,到第二个学期更是多数时间不在学校。他强调:“对高校的这个不适当的考核足以使我们的大四虚拟化!”
据麦可思调查,2007年高等教育有10个专业的毕业生一直就不了业,占了半年后仍就不了业大学生的近1/3,说明只要把少数专业的宏观指标控制好,就业率就可能上升,因此建议国家对最难就业的10个专业限制其招生。
不能测不出产出
王伯庆在美国留学时,主要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做有关教育和就业的数据库。2006年他受聘于国内一所大学,不久就发现一个问题:国内对大学的考核,比如就业率,都是由各大学自己上报,由于利益的关系,各大学上报前都往里掺水,不仅校长掺,从辅导员就开始掺。
“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岂能让它的生产者来评估?”王伯庆回国所做的这个民间的数据库——麦可思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库,不是向国家搜集公共信息,而是直接向大学毕业生(高等教育消费者)调查他们的就业能力、就业流向、就业薪资等。到2008年,这个数据库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研究型教育调查数据库。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