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意见、三个办法”获好评
本报讯省委《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下发后,在各地、各部门的组织部门引发好评。记者采访成都、绵阳、广元等地组织部门时,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出台很及时,既是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创新举措,正按照要求研究细化具体措施。
作为四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研究建立的“六大机制”之一,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包括“一个意见、三个办法”。“一个意见”是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主要围绕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推进我省“两个加快”,在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等方面提出要求,突出工作导向。
“三个办法”主要就不同考核评价对象和不同类型的考核方式作出实体性、程序性的规定——
《四川省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主要规范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的平时考核、换届考察和个别提拔任职考察的方法、内容和程序等;
《四川省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主要规范县以上党政工作部门、办事机构、派出机构以及其他直属机构领导班子的平时考核、任期考核和个别提拔任职考察的方法、内容和程序等;
《四川省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主要规范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办事机构、派出机构、直属机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的方法、内容和程序等。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佳认为,“1+3”文件突出关注和着力解决“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3个重点问题。
各地组织部门的一个共同感受是,“1+3”考核评价体系在重视结果性指标考核的同时,特别注重对艰苦地区领导干部工作投入、默默付出等方面的考核分析,既注重横向比较,又注重纵向比较;既注重显绩,又注重潜绩;既注重对当前效果的考核,又注重对长期效益的分析,使对干部的考核更加客观、更加实事求是,针对性、操作性强。
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陈科
评什么 注重科学发展的实绩
既注重显绩,又注重潜绩;既注重当前效果,又注重长期效益
“评什么”,实际上是要解决考核评价内容的科学化问题。这既是考核评价工作的核心,又是考核评价机制的导向。
“1+3”文件从3个方面设置考核评价内容:一是与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紧密联系,二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素相协调,三是与推进我省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衔接,突出“两个加快”要求。
以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分析”环节为例:主要通过对有关方面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意调查结果等情况的分析,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思路、工作投入、工作成效作出评价,重点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
内容主要包括: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分类对领导班子考核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民意调查反映的有关情况;上级审计部门提供的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和评价意见;考核中收集到的有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其他情况。实绩分析中注重体现分类考核的思想,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期、速度和质量、显绩和隐绩、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关系,客观科学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在实绩分析中,设置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类比较,不仅横向比较,还要注重纵向比较。这些规定体现了考核评价机制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李佳说。
“1+3”文件在重视结果性指标考核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对艰苦地区领导干部工作投入、默默付出、作风转变等方面的考核分析,既注重考核显绩,又注重考核潜绩,既注重对当前效果的考核,又注重对长期效益的分析。特别重视对人口资源、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党风廉政、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评价。
绵阳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科长冯雪莲说,“1+3”是对过去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改进和完善,特别是“既注重考核显绩,又注重考核潜绩,既注重对当前效果的考核,又注重对长期效益的分析”这个规定,很科学。比如带动农民调结构发展水果,就不是当年发展当年就见效的,如果不把干部对这个事情长期的、持续的和一些隐性的工作考虑进去,对他们就不公平。
谁来评
充分体现群众权益
选拔使用的干部应是多数群众拥护的干部
“谁来评”体现的是考核评价的形式和内容是否客观、公正,这是提高考核评价公信度的保证。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考核评价工作要坚持把群众评价作为第一评价,“我们选拔、使用的干部,都应是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干部”。
“1+3”文件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环节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的方式,提高考核评价工作的公信度。一方面,根据考核评价不同环节的功能特点,重点明确,规范参加人员范围;另一方面,着力把组织评价、自我评价、群众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实绩分析,形成综合评价。
《地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规定,如第一次推荐未能产生足够的得票过半的人选,应当进行第二次推荐;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现班子成员中,会议投票推荐未达到半数或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不宜继续提名的,不列为继续提名人选。《部门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规定,考察对象人数一般应当多于拟任职务人数。
“1+3”文件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特别是民意调查等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实际成效的直接感受和现实要求,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
比如,《地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规定,根据民意调查的群众满意度,分析当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状况与成效。《年度考核试行办法》规定,对年度考核中民主测评得票进行量化比较,作为等次评定的硬性指标;对领导班子民主测评满意度不高,或存在影响科学发展等突出问题的,上级组织部门要及时深入了解核实,并限期整改。
“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1+3"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深入地考虑了这些问题,并在操作中更加注重开门搞考核评价,使对干部的评价更科学。只有这样,才会激励干部更加热情高涨地干好工作,服务人民。”采访中,各地组织部门有关负责人表达出同样的感受。
怎么评注重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
努力防止“考察失真”和“一次考察定终身”
“怎么评”,既是考核评价的重点,又是操作实施的关键,实际上是要解决考核评价的规范化问题。
“1+3”文件突出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综合评价等,各种考核评价方式方法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努力防止“考察失真”和“一次考察定终身”等问题。
比如,地方和部门都进一步规范了“两推一述”(或“两次推荐”)的操作程序、参会人员范围和结果使用,就运用数量线性分析方法对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作了要求,对延伸考察、专项调查作出规定。
同时,《地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规定,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应当每年定期开展。《部门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规定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一般安排在任期中和任期考核前进行,在坚持“两推一述”的同时,在计票方式上提出“根据部门具体情况,第一次会议投票民主推荐结果可按"三票制"加权方法进行统计”,充分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
在扩大民主上,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把考核评价的过程亮给群众,进一步完善考察对象推荐提名程序,把尊重民意和不简单以票取人有机统一起来。如《地方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规定,考察对象应当在参加第一次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中进行公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应在民主测评前将现领导班子工作总结、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以及实绩分析和民意调查情况统计表等相关材料提前提供给参加测评人员;根据需要,可以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有关工作实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在结果运用上,着力解决考用结合的问题。提出建立考核评价信息库,有效整合、综合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个别提拔任职考察等各种考核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运用考核评价结果,特别强调对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办事,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约束性指标任务完成不力的,实行问责制;规定考核评价的有关情况要以适当方式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本人反馈,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发展是第一要务,干部是第一保障。”剑阁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一些能力不错、所工作的地区基础比较差的干部的考核,不能只看当前、只看排名。只有把各个方面对干部的评价和反映综合起来看,才能对干部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1+3”文件在“科学、系统评判”方面有了很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