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4月19日电(记者熊润频)相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缓慢趋势,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减少、环境破坏以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极端气候使野生扬子鳄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尽管如此,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的专家仍乐观表示,有信心在未来的5至10年内,使这种中国独有的这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从目前的不足120条增加至300条。
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的专家是在对全球最大的扬子鳄种源基地、位于安徽宣城的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扬子鳄种群及生存状况进行了多年跟踪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
“我们的信心来源于近年来多次野外调查得到的对比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野生扬子鳄数量增长、活动范围扩大。”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朝林说。
作为中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扬子鳄位列全球23种鳄鱼中7种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只有300至500条,且仅分布在安徽省宣城、芜湖的部分地区。由于多种原因,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在过去十多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直到最近几年,这种趋势有所改变。1999年和2005年的调查显示,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分别为不足150条和120条。
但2007年7月下旬,王朝林亲自组织并参与了对保护区内18个野生鳄活动地点的调查监测,在13个地点总计实见了43条野生扬子鳄,其中成鳄22条,幼鳄21条。而1999年和2005年的调查实见扬子鳄数量分别是23条和32条。
“2007年的调查并没有在保护区内进行全面普查,不能推断出整个保护区的野生鳄数量,但从实见数量的增加,尤其是第一次发现野生幼鳄,野生淡水鳄的成活率只有2%,至少在一个方面说明了其数量有了一定增长。另外,我们在芜湖县西河万寿村也新发现野生鳄活动的迹象,也说明野生鳄数量增多活动范围增大。”王朝林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从2003年开始,野生扬子鳄的繁殖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恢复,繁殖产卵的窝数从以前的一年一窝逐渐增多,2007年监测到一年7窝,共产蛋171枚,孵出幼鳄128条,创有记录以来历史新高;能繁殖的地点也在扩大。这说明野生鳄的繁殖状况已经好转,繁殖能力不断增强。
王朝林认为,保护区自2004年之后采取的栖息地保护巡视、野外孵化、辅助保护幼鳄以及实施野外放归复壮野生种群等措施正在逐渐显示出积极效果。特别是人工繁育扬子鳄野外放归的成功,是提高野生扬子鳄数量的有效途径。
虽然对未来5至10年保护区内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提升持乐观态度,但王朝林同时指出,人类仍然是扬子鳄最致命的威胁。
王朝林解释说,由于扬子鳄是冷血动物,对于温度的变化极其敏感,尤其产卵的质量、孵化时间对于温度的要求非常高,气温过高、过低、过于湿润、过于干燥等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比如08年初南方大范围雪灾,我们这里的低温天气持续了20多天,50年不遇,无论人工或者野生的扬子鳄的繁殖数量在当年都大幅下降。03年放归的鳄鱼从05年之后年年产卵,唯独去年没有产卵。而我们保护区去年人工繁育出的扬子鳄也从以前的每年1500条左右下降到不足1000条。”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