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安徽省公安消防总队今年以来调集力量最多,指挥层级最高的跨区域增援灭火行动———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光明
本报通讯员 倪国红 李苗
2009年4月15日14时左右,位于安徽芜湖市沿河路220号的一处商办楼突发火灾,情势十分危急。
接警后,芜湖市消防支队和邻近的马鞍山市消防支队在安徽省消防总队全勤指挥部的指令下先后调集12个中队、27辆消防车、200余名官兵赶赴火场艰苦鏖战,成功抢救出10人,疏散200余人,保住了周边居民楼以及相邻的小商品市场的安全。火灾没有造成一人伤亡。
一位芜湖市民在市民论坛上发帖饱含深情地说:“辛苦了,可爱的消防官兵,哪里有火情、哪里有危险,就有你们的身影,你们,就是人民群众的守护神!”
据了解,此次灭火救援行动,是安徽省消防总队今年以来调集力量最多,指挥层级最高的跨区域增援灭火行动。
起火建筑主体6层(局部搭建一层)、附属楼二层,总面积4200平方米,一层为小商品批发门面房,二层以上多为个体经营户的货物仓库,并有28家临时租住户。
下午14时10分,作为第一时间出动的芜湖市消防支队镜湖中队在接警后4分钟就到达火场。此时,附属楼顶部已被浓烟、烈火笼罩,一间临时搭建的钢结构仓库已经发生垮塌,飞火漫天飞舞,随时可能引发新的火点。
但楼内仍有数家商户冒险抢救货物,情况万分危急。消防官兵们一边展开扑救,一边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火场疏散群众,官兵们从火场中抢救出10名群众。
着火楼内堆放大量易燃日常用品、塑料制品等货物。火灾发生后,火势蔓延迅速、燃烧猛烈,同时散发出大量有毒气体。高温灸烤、几十支水枪不间断高密度的水流冲击,使着火楼房内墙水泥脱落,楼层渗水,货物在浸水后沉重压力很大,随时有坍塌的危险。英勇的消防官兵们正是在这样的险境中实施了长达8个小时的内攻和清理余火。
在进入火场的内攻战斗中,由于时间长,战斗员人数多,空气呼吸器的充装难以供应及时。消防官兵却顾不上等待,他们索性摘下面罩,实在受不了,就冲到窗户边、阳台上透一口气,返回再战;有的摸索到库存的毛巾后用水枪打湿,捂住口鼻充当空气呼吸器,毛巾被高温烘干,就相互用水枪喷水浸湿,再烘干,再浸湿……
下午15时30分,大火得到有效控制,17时,现场明火完全扑灭。
在火场外围,由于高温炙烤,着火楼房的玻璃全部炸裂,尖利的碎片不断从楼上飞溅而下,那紧握水枪的双手便一次次地划伤;在火场内部,浓烟遮蔽了全部的视线,为了排放烟气,有效灭火,官兵们用消防斧将被封死的窗户一扇扇砸开,全然顾不上玻璃、铝合金碎片四溅……
几个小时的连续射水与汗水交织,每位官兵从内到外全部湿透,脸上、手上却留下了明显的灼伤、划伤。这,便是一场战斗留给消防官兵的纪念。
直到晚上8点左右,余火扑救进展顺利,松了一口气的官兵们才轮流吃上一份简单的盒饭。16日凌晨两点多钟,当最后一批清理余火的官兵返回驻地,为防止死灰复燃,芜湖市消防支队仍有2个中队留下来彻夜坚守。
在满目疮痍的火灾现场,这批已经奋战了10个小时的战士就是在对火场的一次又一次勘查中,度过了在他们看来平平常常的又一个无眠之夜。
图为火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