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4月16日,36岁的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博士正式就任团北京市委副书记一职。在一些业界人士纷纷转行当官的风潮下,这位体坛名将的动向变化,自然也在坊间引起了争议。
细心人注意到,在邓亚萍之前,不少业界佼佼者已经“业而优则仕”,级别高者有科学家万钢任科技部部长,医学家陈竺任卫生部部长,级别略低一点的则有相声演员牛群当副县长,电视节目主持人王志当副市长。
而在体育界,也有袁伟民任体育总局局长、张蓉芳当训练局局长、熊倪任湖南省体育局副局长等例子。
在业界选拔优秀人士担当政府官员,既是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对某一行业的管理水平。因此,袁伟民、万钢、陈竺等人的任职,总体上获得了人们的肯定,实践证明效果也不错。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业而优则仕”可以成为官场的通例,因为,政府的管理工作往往具有宏观性和综合性,政府官员的选拔,与体育健儿的选拔等专业路径大相径庭。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考量,有人对邓亚萍的任职提出了质疑。一个典型的声音就是:团的工作涉及青年的组织和思想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前瞻性和宏观性,光有体育运动的优良成绩,不一定能当好共青团的领导。
我认同这种质疑,但我更认为,仅就邓亚萍而言,质疑者恰恰没有关注到她除了优秀运动员之外更丰富的一面。如果综合考察邓亚萍的素质,至少有四个理由力挺她做青年工作。
首先,邓亚萍不仅是一个成绩优秀的运动员,而且是具有顽强拼搏精神和良好精神风范的青年。很多人都记得她在运动场上敢于挑战的风采。这种不可战胜的精神,不仅是一个优秀运动员必备的,也是当代青年应秉承的品质。邓亚萍以其对青年的号召力和榜样作用,在青年工作的岗位上有独特优势。
其次,邓亚萍是个谦虚谨慎的人。虽然贵为乒坛绝对大姐大,但她从不以此张扬,而是踏踏实实做事。其低调务实的作风,给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第三,邓亚萍是个认真的人。她因年龄等原因退出运动场之后,先后拿到了清华大学的英语文学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和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她从一个最初连写26个字母都有些费劲的人,到后来获得名校博士,这不是靠金牌能换来的。这种敢于超越、勇于挑战的人生经历,告诉很多年轻人,人生的成功不能靠类似超级女生那样的一举成名,而是要靠不断的辛勤耕耘。
第四,邓亚萍在北京奥组委的工作经历,充分展示了其出众的工作能力。邓亚萍担任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兼奥运村新闻发言人,不仅锻炼了她的组织能力和实干精神,也为她从事团的工作打下了实践基础。她以卓越的才能,优秀的协调能力,干练的作风,出色完成了工作。在这个重要岗位,她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角色转型,以其不凡业绩赢得了公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