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本报讯(刘吉成)4月上旬,空军某机场排弹试验训练场上硝烟弥漫,100多名排弹抢修人员在教员和带队干部的指导下,紧张进行着机场排弹抢修野战化建制合成训练。
机场排弹抢修训练危险系数极高。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空军后勤部机场管理部门过去在组织开展排弹抢修训练时,都采取由机关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学法。
在今年的训练中,他们创新组训模式,要求参加训练的各个机场工兵勤务队对于未爆弹的探测排除、弹坑回填、助航灯光保障、机动式飞机拦阻网保障等课目的训练,都制订具体详细的计划,在教员指导下组织实施训练。
笔者在营区发现,干净舒适的营区宿舍空空荡荡,而训练场上却整整齐齐地立着34顶野战帐篷。据悉,有关部门为提高机场排弹抢修骨干的野外适应能力,一改过去训练时吃住在营区的做法,不仅要求参训的机场工兵勤务队自己搭帐篷解决住宿,还要使用连炊事单元解决饮食,做到风餐露宿。
由于未爆弹探测仪器比较精密,为防止发生误操作而损坏仪器,过去训练一般都安排在白天,而且是在晴好天气下进行。
为锤炼在最复杂、最恶劣气候条件下排弹抢修能力,在今年的训练中,空后机场管理部门要求各分队在白天把动作练熟的基础上,进行夜间和雨天训练的预测预想,同时准备多台移动照明灯车,为清障车辆准备夜视仪,装备防雨防电塑料导爆管等,确保“全天候”训练的需要。
雨夜,笔者在排弹现场看到,各个小组抓住难得时机,正在进行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排弹抢修训练。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枚枚未爆弹伴着火光化作一缕缕烟尘升向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