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OSPLAY的秀台下聚集了数百观众 |
| |
工艺美术展缺乏人气 记者 张质 摄 |
一边是免费观赏却无人买账,一边是25元一张门票依然人流如潮
工艺大师输给了玩动漫的娃儿
纯属巧合,五一假期,重庆第二届工艺美术展和重庆西部国际动漫文化节同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一楼展出。
大师人气不敌娃娃
昨上午11时,重庆商务学校一群初中孩子扮演的动漫真人秀舞台前,黑压压挤了数百人,展览全天观众人数超2万,赶超火爆的春季人才双选会;源自北宋的“天下第一帘”梁平竹帘展台前,因没有观众,工艺大师丁鹏程正与助手闲聊。
本次工艺美术展规模居重庆历史之最,汇聚了全市70多位大师的艺术精品,免费参观;重庆西部国际动漫节为首次举办,CS等电玩游戏大赛、日韩动漫、动漫角色真人演出、整蛊恐怖玩具等舶来时尚元素无所不包,每人次收费25元。
昨日,动漫节售票窗口前的购票长队午饭时分都未消失;偌大的工艺美术展展厅内观众却稀稀拉拉。
“展会门口来了20多个黄牛,在会展中心是稀罕事。”保安李先生说,不少人在兜售动漫节内部票,两张45元,5元优惠引发抢购。
綦江打的来看动漫
中午,来自綦江的初二学生小靳冲下出租车,直奔动漫展售票处,他上午刚从网上获悉动漫展,立即花150元打车赶赴主城。小靳是个动漫迷,她说,自己整天幻想能扮演女巫、天使、花仙子之类,能与动漫真人扮演发烧友相聚,令她热血沸腾。
“爷爷,我不喜欢工艺品。”在工艺美术展展厅内,一男孩正拉着老人的手往外拽。记者看到,欣赏工艺美术品的市民中,银发老者和40岁以上中年人居多,年纪小的唯有随家长而来的孩童,难觅青少年踪影。
传统文化让人忧心
在现场的市民张先生说,动漫热工艺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从两者的宣介上就可以看到端倪——国际会展中心入口处,巨大屏幕上正现场直播场内的真人动漫表演,吸引了上百位路过的市民;在工艺美术展的展厅内,图案、文字和表格依然是主流的推介形式。
“保护非物质遗产,关键在传承,这些民族精品年轻人若不买账,今后重庆漆器、荣昌美术陶器、挑花刺绣等叫响全国的手工艺谁来学?”市工艺美术品行业协会秘书长何发美忧心忡忡。
记者 王中亮
传统文化需弘扬
工艺美术当变脸
作为本届工艺美术展的负责人之一,何发美表示,重庆工艺美术展要坚定地办下去,明年还要举办第三届,他说,动漫展的火爆给重庆工艺美术人上了一课,此后的工艺美术展要取经动漫展,不断添加时尚表现元素,因为“酒好也怕巷子深”。
如何让重庆土生入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头换面,以适应新时代市民的胃口?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田景活一直在寻找出路。他说,“板凳龙”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曾在巴渝风靡一时,可惜如今已少有人知晓,属于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年内,由田景活设计的12座“板凳龙”雕塑将屹立北碚区滨江路,市民不仅可与雕塑合影,还可将其当成椅子歇脚。
将时尚的城市雕塑、市政设施、“板凳龙”艺术融为一体,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才可能进入市民视野,田景活说。
西南大学社会与文化发展学院院长秦启文教授说,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青少年中已出现了障碍。学校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网络上铺天盖地是舶来文化,导致不少孩子不读中国历史,不懂中国文化。
“并非危言耸听,本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若长期委身不起眼的角落,三四年后,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堪忧。”田景活认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事关民族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