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本报讯(记者张英杰通讯员徐杰惠)4月28日一大早,上百名群众就聚集到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韩村镇杨家营村的村民服务中心大院内,等候着市农林科学院科技下乡服务团的到来。
廊坊市永清县杨永营村是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
这些年来,借着全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好势头,这里的百姓在入村干部的帮扶下,通过发展以瓜果采摘、农家乐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经济,生活越来越殷实,日子越过越甜美。
如今,在河北省廊坊市,像杨家营这样的文明生态村越来越多,这是廊坊市选派优秀干部深入村街帮建取得的成果。“帮建强班子、帮理清思路、帮兴办实事、帮培养人才、帮维护稳定,创建文明生态村”,2005年以来,廊坊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连续4年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五帮一建”活动,每年从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选出近万名党员干部,分派到经济相对落后的村街开展帮建活动。
几年来,包村人员坚持每月入村时间不少于4个工作日。入村期间,大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充分结合各村实际,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帮建任务和完成时限。为了避免帮建工作不走过场,廊坊市将帮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并作为包村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了包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毕竟是为家乡出力,不干出点成绩来,就算乡亲们不说啥,自己也觉得脸上无光。”入村干部、永清县第二中学校长郝利民坦率地说。去年,郝利民帮助自己的老家永清县姚马坊村安上了自来水,并将村“两室”修缮一新,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据统计,“五帮一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工作组累计帮助村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1.2万余件,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隐患600余起,探索推出旅游促动型、产业拉动型、沼气带动型等多种村街发展模式,使1200多个村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欣慰地表示:“通过开展"五帮一建"活动,既促进了村街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也极大地锤炼了党员干部的素质,进一步强化了大家爱民为民的自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