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欧阳晨、黎亮
5·12地震一个月后,北川县漩坪乡人高波带着老婆孩子,兜里装着7元来到了广州。一年后的纪念日,高波和来自北川禹里乡的两户乡亲,相聚在黄埔区丰乐路上。在大沙北的一处酒楼内,他们举起杯,噙着泪,带着笑,纪念那一场永世难忘的天崩地裂。抹去泪,三名拖家带口的汉子,感恩着从一无所有到生活稳定,感谢着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广州人,感怀着依然艰难的家乡和亲人。
高波:
带着妻儿乡亲投靠老板 地震一周年的早晨,高波打通了记者的电话:“聚聚吧,我在广州,一年了。
”时间仿似一下子回到了一年前的绵阳中医院,那个身子压得低低地搂着妻子,泪全流在刚刚出生孩子脸上的男人。
中午时分,驱车赶到了黄埔区丰乐北路路尾的兆基公司,高波带着笑迎了上来。搂着手臂,点上烟草,他的眼睛慢慢红了。强忍着,他说,你相信吗?地震后快一年了,我一次都没哭过,一次都没有!
高波说,地震前,他曾经在广州打过几年工。绵阳中医院孩子出生的那一幕,在电视台播出后,被以前的广州老板朱绍权见到。有心的朱绍权当即拨打了高波的手机号。然而,在堰塞湖突涨的湖水前,家已经全部被淹没。带着怀孕的妻子,高波只穿了一条短裤逃出,又哪里还有什么电话。但几番辗转后,朱绍权终于找到了高波,并力邀他以及其他受灾的乡民们来广州。
2008年6月19日,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依然在病中的妻子,高波和乡亲们抵达了广州。那个夜,在他的记忆中,是大雨滂沱的。高波说,当时他全身只剩下了7元。很快,朱绍权夫妻来接他们了,并当场给了十余户灾民一户1000元安家费,懂得开车的,如高波等人则被朱绍权开办的物流公司接纳。
一年过后,妻子的脸色慢慢开始红润,将满一岁的孩子也已蹒跚学步,高高波说自己已经很满足。因而,在2009年的这一日,他约集了老乡,邀请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在广州聚在了一起。他感恩的还有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这家医院,在获知他们来自北川后,免费收治了产后严重感染的妻子。
家在,一切都在!离去时,妻子李小兰细声地对高波说,该给家里添置点东西了。广州,他们一家已经熟悉了。
唐清明:
找到月薪5000多元工作 唐清明是被高波拉来的。家在北川禹里乡老街的他,曾是当地一名客运司机。
“想回家,但没有家可以回呀!”晒得黝黑的唐清明话语很少。只有在谈及老家时,话语才多了那么一点点。这一份平均月薪5000多元的工作,好过了太多其他的打工者。
唐清明掩饰眼泪的方法,是发烟。将烟弄灭后,他抬起头,说家中的老丈人一家还有大儿子还在禹里乡,依然还住在帐篷里,他年底一定要回去。攒到钱了吗?唐清明点点头。他当货车司机,原本公司要收3万元押金,但由于他们来自北川,当时就没有交。约定在每月工资里扣2000元,剩余的两三千元则作为每个月的生活费。因而,虽然目前手头上没多少钱,但离开时老板会将扣下的近三万元发还。
李跃军:
最大心愿是攒钱回家建房子 “以前就在广州打工,2007年底才回家养猪,养了几十头,都很壮,老婆说等猪肉涨价了再卖,结果,地震了,全没了,呵呵。”40岁的北川县禹里乡人李跃军说起最惋惜的事时仍笑呵呵的。
虽然家里的房子塌了,猪也没有了,但所幸家中无人在地震中遇难。地震后,他和妻子蒋昌英又回到广州,找到现在的老板,重新开始奔波打工的生活。李跃军还是像以前一样,每天在珠三角跑运输,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蒋昌英则找点手工活做,一个月能赚几百元。
两个儿子也随父母来到广州。现在,夫妇俩最大的心愿就是攒钱回家建房子。“不用很大。”蒋昌英环视了一下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就这么大也可以。”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