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在基层
本报实习生 张叶佳 本报记者 刘建
原被告双方情绪对立,不时出现言语激烈难以控制的局面,庭长陈建英不得不大声劝解,这才使法庭恢复了秩序。庭审结束后,陈建英又亲自指导原告写误工申请书。
这是近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泗泾法庭在审理一起人身损害案件中出现的一幕。
松江法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密结合法院审判工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便民利民教育活动,促使广大干警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我们坚持把便民利民活动看作是人民法院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持久动力。”松江法院副院长孔海飞介绍说。
松江法院通过开展全天候接待、立案制度,推行“巡回审判法庭”、“假日法庭”和“即日法庭”等“三庭制度”,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两家派出法庭的收案比例近年来不断提高。2008年,泗泾法庭收案2238起,同比增长38.5%,浦南法庭收案761起,同比增长14.8%,2009年一季度泗泾法庭收案540起,同比增长2.3%。
诉前、立案、诉讼接待处,诉讼小提示,各类文书的书写样本,诉讼指南手册,泗泾法庭正是从提供这些细微的服务开始着手便民利民工作的。“从去年开始,我们还实施了备用金制度。以前当事人必须前往法院本部领取退还的诉讼费,由于院本部距离较远,退还金额又较少,不少人嫌麻烦放弃了领取,现在1000元以下费用直接在我们庭就可以领到了。”陈建英介绍道。据悉,在诉讼退费备用金制度实施以前,超过50%的当事人放弃领取应退还的诉讼费,而实施该制度后,再也没出现不领取退费的情况。
与泗泾法庭辖区的情况不同,浦南法庭辖区属于传统的农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相对较低,案件多发生在农村熟人之间,涉农纠纷、家事纠纷、邻里纠纷占了绝大多数。针对这样的状况,浦南法庭坚持通过开展指导人民调解实现法庭的便民利民职能。这里的法官们会每月定期走访辖区内四镇52个行政村的平安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调解矛盾等。他们还积极参与农村平安建设,将指导人民调解的工作从镇深入到村,尽力使一些矛盾纠纷在萌芽时期就得到化解。“当地人都是抱着有问题找政府解决的心态来的。”庭长朱春琪表示,“其实他们并不清楚相关法律关系和繁琐的诉讼程序,他们只是希望能解决问题。”
前不久,一对老夫妻出现在了井凌桥村的接待站。由于养女及其丈夫未尽到赡养他们的义务,双方时常闹矛盾,老夫妻甚至提出想要和养女解除收养关系。当时,接待站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朱春琪,请他前往指导调解。朱春琪赶到后,询问了具体情况,并向老夫妻仔细分析了其中的法律关系。他解释到,这件事情即使上了法庭,最后的结果也只是养女无法继承夫妻俩的遗产,另一方面,如果调解不成功,他们同样可以通过遗嘱阻止养女对遗产的继承,因此现在就将此事闹上法庭是没有必要的。老夫妻了解了情况后,同意了先由当地村委会调解员出面做做养女思想工作的提议。不久,这起家事纠纷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到松江法院调研时,对该院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人民性是人民法院最本质的特性。希望松江法院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便民利民的好做法,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人民法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