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羌文化重建精神家园 汶川举办第二届古羌文化节 新华网四川汶川5月16日电(记者江宏景)5月16日,“中国汶川第二届古羌文化节”在汶川县绵虒镇三官庙村拉开帷幕。在这个震后举办的首个羌文化节上,羌族人民载歌载舞、笑逐颜开,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宾朋展示着汶川依然美丽。
开幕式上,《爱在汶川》大型实景羌族民俗风情歌舞表演成为重头戏,汶川百姓敲起羊皮鼓、唱起羌歌,载歌载舞。《爱在汶川》由“祭山”、“闹山”、“转山”三个篇章组成,“祭山”展示了羌族人民传统的祭祀活动;“闹山”则紧扣羌族百姓凝聚力量,重建家园的主题;而“转山”道出了汶川人民的感恩情怀。整个表演告诉四方宾客:震中汶川依然美丽。
早在殷商时期,羌族文明就被记录在甲骨文中,羌族百姓在山上建造平顶石头房屋,并在墙上画上彩绘图案,靠放羊和种植玉米等为生。四川省为羌族主要居住地之一,有30万的羌族人口居住在汶川地震受灾最重的地区--汶川、北川和茂县。地震不仅毁损了这个世代依山而居的民族的家园,更夺去三万羌族人的生命,羌族文化也可能失去得以传承后代的文化载体。汶川县是中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总人口11万多,其中羌族约占27%。2007年,汶川县政府曾在素有“古羌王遗都”之称的萝卜寨举办了第一届古羌文化节,原定去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文化节因为地震推迟,而汶川最大最古老的羌寨--萝卜寨几乎所有的老建筑都在地震中被摧毁。
在今天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授牌、中国汶川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民间羌绣艺人技艺展示、羌文化产品展示等活动,通过对羌族历史典故、民间习俗、音乐舞蹈、工艺美术、释比文化、服装饰品、礼仪节庆等的展示,展现汶川人抢救和保护古老的羌族传统文化,重建精神家园所做出的努力。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