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22日讯 记者李松黄洁今后,在北京市打官司的当事人,将可以通过电话或互联网随时了解案件的进展等相关信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加强司法公开现场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推动司法透明,北京市法院系统将进一步深化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扩大案件查询系统适用范围、推广网络庭审直播、规范法院开放日活动4项举措。
据了解,由于以往案件信息查询渠道不畅,当事人往返法院数次也经常了解不到案件的具体进展情况。针对上述问题,北京高院将研发案件自动查询系统,实现对所有在审案件的全面覆盖。日后,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12368司法信息服务平台或者登录互联网查询包括立案、承办、开庭、审限变更等各个方面的案件信息,还可通过上述系统了解到每个诉讼阶段的办理时限。
此外,北京市各级法院还将在商事裁判文书、知识产权裁判文书和部分刑事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并在深入推进庭审图文和视频网络直播的同时,开通北京法院直播网,把更多的庭审实况呈现在网络中,使广大群众通过点击鼠标就能第一时间实时、生动地看见和听见法院日常工作,真正让司法审判更加阳光和透明。
北京高院院长池强要求,法院审判人员需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的习惯,通过推进司法公开,践行司法为民,提高审判质量,维护公正廉洁。北京高院要求把“法院开放日”作为一项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每季度至少确定1天为开放日,开放方式除参观法院办公场所、旁听案件审理、与法官座谈等外,还应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需求,确立不同的开放主题,安排不同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