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比喻:导弹武器是矛,作战阵地是盾。有人预言: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矛”与“盾”的较量将更趋激烈。如何为导弹作战阵地构筑起一道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请看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工程指挥教研室主任李卧东———
深山戈壁铸盾人 本报特约记者 王永孝 本报通讯员 刘一代 许华军
人物小传:李卧东,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工程指挥教研室主任,先后出版著作3部,编写教材5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14篇;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8项。先后获得全军院校育才银奖,被评为二炮“优秀共产党员”和“二炮十大砺剑尖兵”。
图为李卧东(中)和同事们在深山戈壁进行实地考察。 刘一代摄
近几年来,李卧东将科研“触角”延伸到深山峡谷、戈壁大漠,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坚不可摧的钢铁“盾牌”,填补了我国十多项重大国防工程防护领域空白。
勇立军事变革潮头
迎接信息化的挑战 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在科索沃、伊拉克的两场战争,李卧东敏锐地意识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防护工程在信息化战争中无疑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他的睿眸锲而不舍地在信息战的书本里扫描,大脑犹如敏感的雷达全方位地捕捉现代高科技信息。他以一个军人特有的视角,开始冷静思考“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构建"打不垮"的导弹阵地防护体系”这一重大课题。
抗敌须先知己。为摸清导弹阵地各项技术状况,李卧东跑机关、下部队、进深山、钻阵地,掌握第一手实情。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他提交了将导弹阵地综合防护问题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报告。这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数值仿真技术、爆炸力学等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困难可想而知。
盛夏的武汉,素有“火炉”之称。他把自己关进实验室没日没夜地干。此时,他碰到了该课题中深部块系岩体数学力学模型这块“硬骨头”。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反复。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终于突破深部块系岩体数学力学模型这个难关,为二炮阵地工程综合防护建设抢占了先机,赢得了时间。
经过半年的调研,他拿出了一份“阵地工程综合防护总体论证”报告,并从现代侦察手段、爆炸力学分析等方面入手展开攻关,先后完成“信息化条件下二炮阵地工程防护与发展”、“二炮阵地工程系统论证”等10多篇研究报告,开辟了导弹阵地综合防护的新途径。
炎炎六月,夜黑如墨。一场实战背景下某阵地工程综合防护效能评估演练在大山深处激战正酣。突然,“敌”向某导弹阵地连续发射了三枚导弹,导弹均准确击中了目标。结果显示:除通向山外的多座桥梁被炸,发射场坪上出现多处弹坑外。这次“敌”突袭,我军绝大多数高层指挥员和重要阵地设施都躲过了“敌”精确而又密集的轰炸,军事指挥工程也毫发未损。
为党的事业耕耘不辍
培养提携青年才俊 2003年,为了适应学院任职教育,曾一度辉煌的工程指挥教研室却面临着尴尬:专业培训萎缩、主攻方向受限、教员青黄不接等。当时,全室面临退休的副教授以上人员占三分之一,年轻教员中有副教授职称和硕士学位的仅1人,几乎没有科研项目。
这时,组织上决定让李卧东担任组建不久、且困难重重的工程指挥教研室主任。经过深思熟虑,李卧东的“就职演说”掷地有声:要想使教研室突出“重围”,要建设以《第二炮兵作战工程保障学》为龙头的学科体系,五年内申报硕士点,八年拿下博士点,使其成为全军有影响、有特色的学科。
开弓没有回头箭。作为带头人的李卧东,经过艰苦卓绝的调查论证,先后七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一套具备战略导弹部队特色的作战工程保障学科发展规划和理论体系构建预案。它不仅适应学院任职教育转型的需要,还增强了该学科在全军的影响力。
《二炮作战工程保障模拟系统》,又一个前沿课题,李卧东花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拿出了该课题的立项论证报告。为尽快使年轻人脱颖而出,他让年轻教员蔡洁挑起了该课题负责人的重担,自己甘当“配角”。攻关过程中他除负责解决3个重点技术外,还随时把关指导,使该课题不到两年时间就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课题报奖时,他又打破课题立项人排名第一的惯例,把自己的名字排到最后。对此,有些人不理解,李卧东坦然地说:以我较小的牺牲提高了全室教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点牺牲算得了什么!
如今,该教研室学科发展方向明确、特色鲜明,教员中八成以上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或博士、硕士学位,承担的在研项目有10余项。教研室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教研室”、“科研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多次面临重大抉择
依然难撼报国之心 18年间,李卧东先后多次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但他依然坚如磐石,忠实坚守着本职岗位。
1990年9月,李卧东从同济大学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中国建筑总公司录用了他,但为了实现从军强国的理想,他毅然携笔从戎,来到二炮指挥学院担任教员,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用较短时间,实现了从地方大学生到革命军人和军校教官的“两个转变”。
2000年,李卧东的研究成果被英国ASTON大学看中,并邀请他转入该校攻读博士学位,时间为2年。由于承担着总参某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因此他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2001年初,香港大学邀请李卧东做访问学者和3年的博士后研究,因为当时教研室教学任务重,有4门课程都是新开的课程,经考虑再三,他最终选择了放弃。
付出终有回报。2007年10月,李卧东被评为第三届“二炮十大砺剑尖兵”之一,在颁奖典礼上的感言中他说:“当今时代充满机遇,也充满诱惑,束缚雄鹰翅膀的,绝不仅仅是黄金。只有坚守岗位、坚守阵地、坚守诺言,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飞得更高更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