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庆祝85岁生日

2009年06月03日04:5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6月2日电(记者陈雪霏)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委员马悦然1日晚和他的20多名汉学学生和朋友们一起在斯德哥尔摩的乾隆饭店(DragonHouse)一起吃了一顿地道的中餐,以庆祝其85岁大寿。


  值此机会,他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简短采访。他说,作为瑞典文学院院士,他不能对中国作家离诺奖还有多远的问题给予回答。但是,当问他今后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时,他回答说:

  “我的很大希望是一个中文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我的最大希望。”

  他说,已经有一个中文作家获奖,那就是高行健。尽管高是法国人,但他是用中文写作的。他还引用了当初前总理朱容(左加金字旁)基在访日时的评论,“我很高兴用汉语写作的文学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汉语有无穷的魅力,相信今后还会有汉语或华语作品获奖。”

  当记者问到大陆作家的作品很难在西方得到承认的一个障碍是语言时,马教授表示认同。

  “中国文学已经走向了世界文学。对我来说,中文不是障碍。我已经翻译了四十几本中文书。还有陈安娜(瑞典人)也翻译了三十多本,但是,只有我们几个人做这个工作。翻译的还是不够,即使在美国那么大的国家,也只有十几个好的翻译家,能把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力量不够,应该加强翻译工作,使更多的外国读者能够欣赏到中国的文学作品。但是,一定要翻的好。例如《骆驼祥子》,有人翻译时把最后一章几乎完全重写,这不好,破坏了原来的好作品。要忠实原文,什么都不能加,什么都不能删掉,你要学习作者的语言,要尽力学原文,但不能超过他,”马教授说。

  作为翻译家的汉学家,马教授曾在自己以前的文章中做出这样精辟而形象的论述:“据我看,一个翻译家是有两个主人的奴隶。一个主人是他的读者,另一个主人是他所翻译的文本的作者。他一定得对得起那两个主人。一个翻译家所面对的是一篇文本。他的义务是把那篇文本尽可能好地翻成另外一种语言,一般来说是他自己的母语。他什么都不能加,什么也不能删掉。原文的作者是一个创造者,可是翻译家不该创造,他只是一个非常熟练的匠人。那匠人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是建筑桥梁的,两个文化之间的桥梁。”

  马教授说,他的老师,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在60多年前,也就是1948到1950年派他到成都和峨嵋地区调查四川方言的语音。他从一句汉语都不会说,很快就掌握了汉语甚至是四川方言,因为他的先秦文学功底很深。他对汉语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对语音学和语法学有深刻的研究。

  “我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美丽的语言之一,也是非常发达的一种语言,非常有意思,”马教授用带有一点京腔的标准汉语说。
(责任编辑:王雪)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