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远征军老兵重踏回乡路 母亲坟前长跪不起(组图)

2009年06月04日05:0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现代快报



  惦记

  “见到母亲,心愿就了却了”

  小宝塔14号还在吗?

  当车子驶进句容城后,经乘国一直目不转睛,他问了几次:“这是句容?这真的是句容!”老人简直不敢相信,71年前离别的家乡有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马路是那么宽,车子是那么多,满眼的高楼大厦,满眼的人山人海……他忽然问起:“小宝塔14号在哪里?”

  老人为何对这个地址念念不忘?原来,这是经乘国1990年前后收到二哥来信的地址,他到那时才知道,二哥当时和家人早已不住在北门八字桥的房子,抗战逃难时搬去了那里。

  “土地征用,房子被拆迁了。”二哥的儿女们告诉三叔,小宝塔14号这个地址也已经不在了。经乘国遗憾地一叹,他知道自己回来得太晚了。可是他却说,还想去那里转一转,哪怕只是望一眼,他实在太想亲近那一片曾经住过至亲的故地!

  句容的亲友们介绍说,小宝塔是个塔名,过去是句容的一个地标,那一带是最繁华的地带,14号位于小宝塔以南。依照记忆,亲友们领着经乘国走进一条名叫鲜鱼巷口的小街,指着南面说:“喏,这就是那个方位。”经乘国望着那里,伫立了许久,还不愿意离开。他喃喃地说:“对不起,我回来得晚了。”

  不愿相信大嫂已经离去

  一路上,经乘国念叨最多的一个人是“大嫂”,6个兄弟姐妹的相继离世,让老人失去了同辈全部的血亲,当他十几天前听说还有一个大嫂在世时,自然是高兴不已。而这个大嫂既是大哥的妻子,还是他的表姐。可是遗憾的是,5月30日,大嫂不幸离世。大哥的儿女们为此担心了许多天,前天去机场接机的路上,他们还在说:“怎么办,要怎么告诉三叔?”

  “大嫂还在,我还有个大嫂在。”在去往郭庄镇经乘国大嫂家的路上,经乘国是这样的坚定不移。这样的话语听着让人揪心。“老一辈的年纪都大了,如果不在了,你要宽心。”记者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反复地叮咛他。

  这时,已经从亲友们那里知道实情的经乘国女儿经瑞华不忍心再隐瞒下去,她借机打断了父亲,用缅甸语告诉他:“不在了,早不在了。”

  经乘国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游移,清晰地发出了一声“啊”,然后他低下头去,用毛巾捂住了眼睛。

  后来,记者又从经世庆那里得知,一早她已经把婶婶去世的消息告诉了三叔。所有人都明白了,经乘国不是不知道,他是不愿意相信……

  重回母亲家

  郭庄镇下村是经乘国在句容的另一个“家”,那是经乘国母亲的住所,如今由经乘国大哥的二儿子经育林一家住。前一天没去南京接机的句容亲人全部从相邻的各个村庄赶来,一个一个出现在经乘国面前:“三叔,我是你大哥的女儿。”“三舅,我是你小妹的儿子。”

  看着晚辈们的样子,经乘国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兄妹一样激动。握住每个人的手,他都要凝望片刻,试图从长相上辨认出是谁的后代。经乘国21岁离家时,这些亲人们还都没有出生啊!

  经乘国妹妹的大儿子赵贞潢带着小孙女前来迎接,这个5岁女娃是亲友团里年纪最小的人。果真应了那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眼前的这个老爷爷让她充满好奇,赵贞潢教导着她:“叫太爷爷!”这一句称呼让经乘国开心不已,亲妹妹的重孙女可不就是他的重孙女么?

  经世民是经乘国大哥的大儿子,忙于料理母亲的丧事,这几天他累得很憔悴。不过,听说三叔回来了,他连夜给三叔写了一封“家书”。

  人都回来了,为啥还写“家书”?原来,经世民生下来之后耳朵就不好。如今,他已经听不见了,但他有很多话想和素未谋面的三叔说。为了便于沟通,这个没上过几年学的老汉,洋洋洒洒写了4页纸,用书面形式与三叔做了一次“交流”。

  在这封信上,经世民写道,早在他10岁左右,父亲(经乘国的大哥)就在外面替人“站店”了,母亲(经乘国的大嫂)在南京做保姆。那时,家中就剩他和奶奶(经乘国的母亲),以及2个弟弟。

  “我们非常穷,家里没有粮食。奶奶带我一起种南瓜、蔬菜,天天靠吃这些生活。挑水浇菜,我们弄不动,只能半桶半桶提……”经世民在信中介绍,在他12岁时,奶奶得了肝炎。1962年的夏天,阴历六月初七,奶奶去世。他清楚记得,当时奶奶才73岁。

  经乘国老人拿信的双手,一直在颤抖。他的喉咙里,也不断发出哽咽。

  “婆婆走得不瞑目哎。”赵贞潢说,外婆生前经常念叨流落在国外的三叔,临走之前还在惦记!经乘国一直侧耳听着,太多太多的事情是他不知道的。除了抗战结束后,他在国外给母亲寄过2年钱,自此之后,他中断了所有与母亲的联系,甚至什么时候去世的,他都不知道。经乘国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忽然,他转身进了母亲生前住过的那间屋子,是在寻找母亲当年的足迹么?

  “让我去祭拜一下母亲吧!”经乘国沉默良久,向亲人们发出了请求。

  母亲坟前,长跪不起

  经乘国母亲的墓地就在距离下村不远的地方。下午3时,烈日高照,这让人不得不有些担心经乘国的身体能不能撑得住。“一会千万不能激动。”白下区中医院的陪护医生圣洪平不断地叮咛着。

  车在墓地旁刚一停稳,经乘国已经疾步下车,走在了队伍的第一个。母亲的坟头,被湮没在野草丛中。靠近坟头时,他的步子却一点一点慢了下来。忽然,他伸手抓住了女儿的臂膀,站住了。看得出,他是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奶奶,三叔叔来看你来了!”经世庆用一句大声的呼唤,告诉奶奶,她的三儿子来了!她朝思暮想的三儿子从缅甸回来了!抽泣声从亲友中传来,所有人都在唏嘘:71年了,这对母子终于可以再相见!

  “扑通!”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经乘国的时候,他忽然双膝跪地,亲友们急忙伸手拉他起来,他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那种平静让每个人都不敢抗拒他的举动。他默默地把臂膀撑在身前,头重重地低了下去。一面磕头,一面在低语:“妈妈,我回来了……”

  经乘国没有哭出声来,可是所有人都动容了:他离开母亲身边时才21岁,谁会想到,这一别就是大半辈子?谁会想到,再相见时,只能阴阳相隔。“妈,妈……”经乘国不停地叫着唤着。71年了,他没再叫过妈!

  在亲友的注视下,经乘国点燃了纸钱和元宝,手又在火苗中不停翻滚纸钱,高温烧得手发烫,他却始终不肯抽出手来,仿佛是想用这样的切肤之痛来为母亲尽最后的孝道。他在轻声地说:“妈,儿子给你钱用。”经乘国的眼中滚出了热泪。

  “快起来,快起来!”亲人们担心经乘国的身体,几个人齐齐架他起来。因为长跪,经乘国已经有些腿软,被搀扶着站立起来后,他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掩面而泣……“我太难受了,我没有好好养过我的母亲。”可是转而他又挤出了一个笑容:“见到母亲,我的心愿就了却了。”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所有人都想到了:这次相隔71年的见面,也许就是他跟母亲的最后一面……

  亲情

  侄女家朝南卧室留给老人住

  从踏入国门的第一天,经乘国老人一直就住在宾馆。为了让老人真正找到“回家”的感觉,句容老家的亲人做足了准备。

  经世娥是经乘国二哥的大女儿,家住句容市江家庄。她家有两层小洋楼,住房比较宽敞,有好几间卧室。获知经乘国要回老家的消息后,她就打算将老人接到家中住几天。考虑老人年纪大了,上下楼不方便,她特意把家中一楼朝南的卧室腾了出来,留给老人。

  “三叔,今天晚上你就住这了!”下午4点半钟,记者将经乘国老人送到江家庄时,经世娥就把老人迎进了卧室。

  卧室收拾得比宾馆还整洁,床上垫盖的被子全是新的,卧室内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原来卧室内还放了一束栀子花……看得出来,经世娥精心准备了。

  “这是给我住的啊?”经乘国脸上一直挂着笑意,不停地说,“好,好”。

  “大酒店美味佳肴多,但是不一定适合老人口味。”经世娥告诉记者,她决定设家宴款待三叔。

  在南京时,她就发现经乘国老人爱吃盐水鸭,昨天一大早,她去镇子上盐水鸭做得最好的一家,买了一大盘。年纪大了,大荤最好少吃,她没买肉,只买了鱼虾。此外,听说经乘国老人血压有一点高,她又买了一些生菜、野芹菜,“听说吃这些菜能降血压。”

  牵挂

  心系老家句容,老兵也爱南京

  心系家乡句容,老兵经乘国又何尝不热爱南京?昨天凌晨5点,他起床之后反复向侄女提及“中山门”。原来,早在少年时期,经乘国曾经去过一次中山门,并留下深刻印象。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江苏天泓汽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车开至中山门时,特意将车停了下来。

  “中山门、中山门!”看见拱形门时,经乘国像个孩子一般,欢呼着下了车。“不一样了,以前只有一个门,现在是3个门……”经乘国喃喃自语。

  看过了中山门,经乘国记忆的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他又想起了“聚宝门”(现在的“中华门”。他还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老城南很繁华,人挤人,还有人喜欢“望呆”,扒手就有了可乘之机。那个时候,他每次去玩的时候,两手都紧紧捂住口袋。原来,经乘国10岁出头,就被迫来南京了,在夫子庙一家茶叶店学徒。学徒期间,天不亮就起床干活。扫地、倒痰盂,什么脏活苦活都要干。苦苦熬了3年,他才开始拿工钱。这些工钱三分之二给母亲,剩下三分之一留着理发、买生活用品,万一被偷掉,他一个月生活就没法过了。

  现在,聚宝门还在不在?夫子庙变成什么样子了?中山陵在什么地方……聊天中,记者发现老兵经乘国对南京有太多牵挂。

  待经乘国句容“省亲”结束,记者打算和他的亲友们一起,接老人返回南京,带老人逛一逛南京城,看一看夫子庙和中山陵。快报记者 刘向红 钟晓敏 王凡/文 快报记者 泱波/摄

[上一页] [1] [2]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