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失衡贪婪侥幸是官员受贿犯罪的心理常态

2009年06月05日15:0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人民网
  因受贿527.7万余元,江苏省如皋市原副市长单定方去年年底被一审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财产80万元。一审宣判后,单定方没有提出上诉,目前已投狱服刑。5月19日,办理此案的检察官首次向记者披露了该案的具体案情,分析了单定方受贿犯罪的失衡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
办案检察官认为,这三种心理不仅是这名年轻贪官作案时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在贪官中也有一定的共性,值得在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研究和警惕。(来源:《检察日报》)

  失衡心理、贪婪心理、侥幸心理都是指人的内心活动,都是不健康的心理活动。笔者认为,官员受贿犯罪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有外在的客观条件,也有内在的主观因素,而内在的主观因素中,心理因素的作用是不可抵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官员受贿犯罪,都是其心理上产生了障碍,是在其自身不健康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自觉行为。其中失衡、贪婪、侥幸三种不健康心理已经成为官员受贿犯罪的心理常态。近几年来,凡被查处的贪官几乎都存在这三种不健康的心理。

  心理失衡是官员受贿犯罪的“催化剂”。当今社会,少数官员之所以走上受贿犯罪的道路,心理失衡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特别是面对“金钱万能”及其物质享乐的种种诱惑,有些官员难免会心理失衡,而心理失衡往往是走向受贿犯罪的“拐点”。官员一旦心理失衡,离受贿犯罪就不远了。正如单定方在法院开庭审理时,曾忏悔的那样:“我为城市开发建设付出了很多辛苦,一年辛苦下来也只不过拿几万元的工资,而那些跟我接触的开发商却一个个富了起来。一想到这些,我的内心就变得不平衡了。于是在一些企业有求于我的时候,我开始心安理得地收受他们送来的钱财。”因心理失衡走上受贿犯罪道路的官员太多太多,教训可谓深刻。希望官员们汲取教训,牢记《幽窗小记》中的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对待大千世界,始终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就不会心理失衡,更不会成为贪官。

  贪婪心理是官员受贿犯罪的“加油站”。贪婪心理就是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一种过度膨胀的利己欲求的变态反应。俗话说:“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不知足性、冒险性、意志薄弱性是贪婪的主要特征。贪婪的欲望无止境,所得愈多,胃口越大;贪婪能使人丧失理智,不顾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舆论的谴责,以身试法,甚至不顾身家性命,疯狂地攫取不义之财;贪婪导致人的意志薄弱,不能抵御各种诱惑。贪婪心理犹如“加油站”,加速官员受贿犯罪的步伐。贪权、贪色、贪财、贪名、贪吃是官员易患的毛病,尤以贪权、贪色、贪财为重,官员往往在“权、色、财”间恶性循环,最终走上受贿犯罪的道路。正如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所说的那样:“对于许多人,贪婪是许多祸事的原因。”因此,官员们要注意克服一个“贪”字,力戒贪婪之心,真正做到“手莫伸、心莫贪”。

  侥幸心理是官员受贿犯罪的“障眼墙”。侥幸心理是明知自己的行为错误,并会产生不良甚至严重后果,而寄希望于这些后果不会发生的一种投机心理。侥幸心理的突出表现就是“碰运气”、“碰上就倒霉,碰不上就赚一把”,具有侥幸心理的人都有“隔墙扔砖头”的心态――砸住谁谁倒霉。这种心理好似一堵“障眼墙”,能遮住官员的双眼,注定是要栽跟头的。有的官员认为自己受贿犯罪是不会被组织发现的,他们误以为:下级不敢监督,同级不能监督,上级不便监督。殊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受贿犯罪最终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郑筱萸在《悔恨的遗书》中写道:“从我被判死刑这件事上,彻底地看出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王怀忠临死前说过:“看来这次中央反腐败是动真的了。我的死刑再一次证明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有的官员认为行贿者不会“出卖”自己,过高估计自己,只要有机可乘,便会伸出贪婪之手。单定方也是这样想的:“总认为他们都是我的"铁哥们儿",并且他们都向我表示过不会说出去的,所以我就相信了他们。”官员受贿一旦有了侥幸心理,便会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希望官员们清醒认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不要被侥幸心理蒙住了双眼;劝告那些贪官们不要心存任何侥幸心理,不要有任何幻想,只有向组织交代问题,请求宽大处理,才是唯一出路。
(责任编辑:肖尧)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