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14岁男孩每天几乎不变的生活:
早上5点30分起床,先烧两壶开水,晾成温水,灌到暖壶里,留着给奶奶白天喝;然后照顾奶奶穿衣服、洗脸、打针、喂药,接着做饭,收拾好碗筷后,去上学。下午放学后,一溜小跑回家,伺候奶奶吃饭、洗脚后,开始做作业,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
这是一个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从5岁起,这个男孩用柔弱稚嫩的肩膀,艰难地挑起生活的担子,9年如一日地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书写了一篇大孝至爱的感人传奇。
这个男孩叫马鹏飞,辽宁省沈阳市147中学初一学生。
“奶奶,你不要怕,我就是你的眼睛”
1995年9月11日,一个小生命降临沈阳一个普通的家庭。47岁就抱上了孙子,张子凤高兴得合不拢嘴,给孩子起名“马鹏飞”,希望他能“展翅翱翔”。
但好景不长,小鹏飞出生不久,父母相继离家出走,奶奶成了他唯一的亲人。祖孙俩生活虽不富裕,却也能维持生计。
祸不单行,在小鹏飞5岁的时候,身患糖尿病的奶奶得了糖尿病合并症:双目失明、颈椎病、心脏病、末梢神经坏死。为了治病,张子凤不得不卖掉仅有的房子,开始了漂泊的日子。
还在懵懂之间的小鹏飞,就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
那些无比艰辛的日子,小鹏飞至今记忆犹新:“5岁时,我第一次炒菜,炒的是干豆腐丝,炒糊了;油也溅到了脸上。奶奶很心疼,流着泪,都吃了。”
奶奶身体越来越差,住进了医院。看着幼小的鹏飞,张子凤感到说不出的绝望。小鹏飞24小时陪护着奶奶,困了就在病床旁趴一会。他不停地安慰道:“奶奶,你不要怕,今后我就是你的眼睛,帮你看东西;我就是你的拐棍,给你领路。”一边说,一边用小手轻轻地擦拭着奶奶的泪水……
邻居送来了香喷喷的烧鸡。小鹏飞一口也舍不得吃,他舔着手上粘着的油说:“奶奶,这鸡味真正,真是八珍的。你多吃些,眼睛就能看见了。”在场的医护人员、患者、陪护的人,都感动地掉下了眼泪。
小鹏飞7岁那年,奶奶得了肺炎,高烧不退;到了晚上,病情越来越重,喘不上气,意识有些不清,大小便失禁。幼小的鹏飞为奶奶脱下脏衣服,一点一点用温水擦干净奶奶的身子,又为奶奶擦上爽身粉,换上干净衣服。看着奶奶安静下来,小鹏飞又把换下的脏衣服用小手一点点洗净。
看着孝顺、懂事的孙子,奶奶心疼地哭了。小鹏飞一边给奶奶擦着眼泪,一边逗奶奶说:“奶奶不是臭奶奶了,奶奶变成香奶奶了,变成香奶奶了!”
“我是男子汉,我是家里的顶梁柱”
生活的磨难,让年少的鹏飞格外懂事。8岁起,家庭里里外外的事儿,小鹏飞都管了起来。
穷家难当。祖孙二人生活全靠奶奶每个月几百元的退休金以及每月二三百元的低保,除去房租、医药费、生活费,所剩无几。“精打细算,不能花冒了。”小鹏飞说。
为了省钱,从9岁起,小鹏飞学会了给奶奶扎胰岛素,成了奶奶的“小医生”。
走进小鹏飞的家,虽然家徒四壁,却非常整洁,一尘不染、干干净净;立柜里面,锅碗瓢盆,整整齐齐。“孩子爱干净,家里的一切都是他拾掇的。”小鹏飞的奶奶说。
为了防止奶奶吃错药,鹏飞在床头上放了急需的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等心脏药;床头柜上摆着预防脑血栓的脑洛丁和阿斯匹林;桌子上放着维生素B1、B6、B12和维生素C。这些药分别治什么病,什么时候吃,每天吃几回,吃多少,小鹏飞记得清清楚楚。
14岁了,小鹏飞只过了一回生日,还是在奶奶身体好时。“也不想过,费钱;过生日就一个形式,过不过,都会长一岁。”小鹏飞说。可奶奶过生日,小鹏飞总是变着法让奶奶高兴。
他从电视里学会了红烧鲤鱼。今年3月30日,奶奶的生日那天,他做了老人最爱吃的红烧鲤鱼、烧茄子。他将鱼肉夹在小碗里,弄碎,一点一点地挑鱼刺,喂奶奶吃。直到奶奶吃完饭他才肯吃。奶奶让他吃鱼,他却只吃里面的姜和葱,用菜汁儿拌饭,把剩下的大块鱼肉留给奶奶下顿吃。奶奶让他吃,他却说:“奶奶,我吃肉的日子在后头呢!我将来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挣很多钱,让奶奶天天吃肉,吃个够!”
“这么多人帮助我;我一定要尽力帮别人,回报社会”
147中学为小鹏飞安排了最好的班级和老师,减免了所有费用。
刘岚是小鹏飞的班主任。在她眼里,鹏飞能吃苦,意志坚强,荣誉感强,特别善良。“他除了孝爱,还非常懂得感恩,替别人做得非常多。”
今年4月,北京的一位阿姨,给鹏飞邮寄了一个足球。他最爱踢足球,可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班里。“自己一个人也不能踢,还是留给班里,和同学们一起踢。”
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纷纷慷慨解囊献爱心。小鹏飞也拿着50元钱,非要捐给灾区的孩子。老师知道他家的情况,也深知50元钱对鹏飞意味着什么,硬是不收。
“灾区的小朋友太难了,一个3岁的小女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爸爸,失去了妈妈,失去了家,她什么都没有了。我有家,有奶奶,有饭吃,比灾区的孩子幸福多了……”
“这么多人帮过我;我一定要尽力帮别人,回报社会。”小鹏飞常说。
马鹏飞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去年6月,他被评选为辽宁省“道德小模范”,得到一台数码相机奖品。他毫不犹豫地赠给了柳条湖小学。“就要离开母校了,我要把这个数码相机作为纪念,送给一直帮助我和奶奶的学校,感谢学校。”戴着奖章和升旗手标志,面对全体师生,小鹏飞郑重地把价值3000多元的数码相机,赠给了母校。
虽然比一般孩子成熟,但还是有孩子的脆弱。由于每天都要做几个小时的家务,“经常一边拖地板,一边背单词。”小鹏飞成绩受到了影响。班主任给他制订了期中考试前进10名的目标,可考试时,只赶超了6名。回到家,小鹏飞和奶奶都哭了。
“把奶奶照顾好,把学习搞好,将来有能力了,孝敬奶奶、回报老师、回报社会,是我最大的心愿。”小鹏飞说。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一首《感恩的心》常常让鹏飞泪如雨下,他不会向命运低头,更不会忘记学校和社会给予他和奶奶无尽的关爱。
这就是马鹏飞,一名敬老孝亲,又懂得感恩的当代少年。
让传统美德在“90后”身上延续(短评)
命运多舛,但坚强的马鹏飞没有低头。他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他知道孝敬,九年如一日地孝敬病魔缠身的奶奶;他懂得感恩,社会、老师、同学的帮助,让他立志回报社会。“百善孝为先”,孝道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马鹏飞这个14岁的“90后”少年的身上,我们看到代代相传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90后”中的不少人已迈进大学和军营,很快就将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90后”知识面广、探索未知领域能力强,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但不少家长的过度溺爱,使一些孩子变得有些自我,缺乏感恩之心,承受挫折能力不强。
让包括孝敬、感恩在内的传统美德在“90后”身上得到传扬,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马鹏飞同学的事迹,不仅仅是给孩子们上了一课,也值得更多的人们品味和思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