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受访专家认为,我国一定要保持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取得的改革成果,要不断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除了依法不可公开的信息,其他的要尽力公开。
新闻发言人改革来之不易
从2003到2008年,王旭明一直担任国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他个性鲜明,曾饱受争议。但他获得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和李希光、尹韵公等专家的赞赏。对于初建时期的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而言,王旭明无疑有标本意义。
52岁的王旭明对本刊记者说,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要摆脱封闭、沉闷的行政惯性,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如今教育部基本上取消了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在卫生部等与百姓利益休戚相关的部门,发布的内容数量和频率也大为减少。
受访的北京某区县的新闻发言人坦言,在他看来,新闻发言人就是什么都不发言,在政府和媒体间形成一个保护层。只要完成了这个基本任务,上级领导就会满意。
“很少有官员愿意向公众公开,因为公开就意味着权力的丧失”,王旭明说,“利益的缺损,个人名誉和地位就可能动摇,还意味着为官习惯的改变,这可能是信息公开政策推行起来遭受阻力的重要原因。”
他表示,在我国的现行体制下,一些方面不公开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国防部、保密局等,但如果教育部、卫生部、铁道部等与百姓吃穿住行关系紧密的部门都不能实现公开透明,这就是一种部门失职行为。
王旭明还谈到新闻发言人面临的某些误区。比如,很多人认为危机发生时才需要新闻发言人,平常是不需要的。其实,新闻发言人不能把处理公共危机作为唯一任务,因为那毕竟是非常态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用武之地。
再比如,很多人认为新闻发言人与官员是对等关系。其实新闻发言人是介于新闻和官员之间的人,应搭建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新闻发言人跟国外的产生过程并不一样。国外99%的新闻发言人来自于媒体,具备新闻工作经验,但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大都从官员中产生,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有受访专家与王旭明持相同看法:在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中问题不少,比如发言人普遍缺少媒体经验,害怕祸从口出;还有复杂难辨的行业保护、地方保护及重叠的利益关系。国家应该对发言人制度改革予以通盘考虑,甚至可以用立法的形式巩固已有的成果,明确一种观念,即信息公开不力也是一种渎职行为。
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认为,公开即意味着权力受监督,对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不仅有利于反对腐败,满足百姓的知情权,而且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透明的大国形象。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既是现代民主法制的需要,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步的重要体现。
传播学者史安彬建议说,要重视新闻发言人的选拔与培养,尽可能从优秀的媒体人或者有媒体工作经验的干部中选拔,通过政策和国情培训,使之上岗。新闻发言人一旦确定,尽量使之固定,不要频繁更换。
他认为,如果合适,有的人可以当一辈子新闻发言人,毕竟从培养、锻炼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分不容易,要好好珍惜。“40岁到55岁最为适合,这是一个不怕老、就怕小的职业”。
设立中南海新闻发言人
是否可行?
李希光、尹韵公等专家建议,应善用我国5年前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在最高层设立中南海新闻发言人,展示我国信息公开的姿态,保证中央的声音可以准确地传达给新闻媒体,切实提高我国“新闻执政”的能力。
李希光说,迄今为止,在中共中央外宣办的组织协调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军方已有75个部门确立了发言人制度。但是,中外媒体更为关注的是国家主席及国务院总理的发言人何时亮相。
“新闻发言人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一种机制,它是一种积极面对媒体的态度”,李希光说,“当前媒体的市场竞争压力给严肃、真实的新闻留出的空间越来越少;那些更富戏剧性、更具鲜明观点、更易掀起读者情绪的报道比比皆是。”
此外,在中国这样一个越来越多元、多变、多样的时代,媒体是国内外各种利益集团都希望借重甚至利用的对象。比如,在某类突发事件降临时,原本可以按规程迅速解决的问题,却在有的人煽动下,成为引起众怒的“媒体事件”和群体事件。
受访专家认为,任命中南海发言人,授权其为中央政府唯一权威发布者,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传递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立场。中南海要成为重要新闻的第一定义者,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应在第一时间发出政府的声音。
李希光说,中南海发言人首先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喉舌和代言人。他要清晰地表达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立场、观点;他还要具备新闻记者那样敏感的观察力、简洁的语言表达力,成为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切重要信息和新闻传播链的起端。
尹韵公也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但还缺乏最高层的发言人,虽然有国务院新闻办,其主要服务对象只是中央各部委及各省市。应该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白宫发言人的成功做法,适时考虑设立中南海新闻发言人,这将再次推进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
[上一页] [1] [2]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