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郑州公交车演变历程 三代司机讲述心血历程

2009年06月12日16:2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从第一台公交车从二七广场发出,到BRT的开通,凝聚了许多公交人的心血

  开了一辈子公交车,她没学会骑自行车

  商报记者 李肖肖 宋晓珊 通讯员 杨超群 文 田仲煜 图

  【引子】

  2008年,郑州市的第一位公交司机周祥去世了。

他的离开,也给郑州第一批13名公交司机划上了句号。

  1954年2月1日,当周祥驾驶的第一台公交车从二七广场始发站开出时,全市人民欢呼雀跃,这辆从二七广场至郑棉一厂的1路公共汽车,让郑州市民从此结束了出行以脚驴、黄包车、独轮车代步的历史。

  如今,BRT快速公交已经开通,地铁也已经开建,郑州市民的出行越来越容易了。从老司机的逐渐辞世,也让郑州的“公交世家”一家越来越少,从他们一家三代人身上,也许能窥见郑州公交的变迁。

  第一代公交人:无论怎样,公交车都会准点出现在街头政治运动不影响开公交

  倪金山,78岁,郑州第一代公交人。

  1954年,郑州街头开通了五六辆“布拉格”(音译)公交车,两节长长的车身,由黑色褶皱橡胶皮连接,能容纳上百人同时乘坐,转弯时常常能听到“哐当”的一声就过去了。

  这是当时除了走路、自行车、畜力车以外,出现的第一种普通老百姓能够“承受”的廉价交通工具。倪金山与当时的大多数郑州人一样觉得稀奇,然而更多的是骄傲,仿佛那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如果非要拿一个现代的物件来比拟的话,现在的倪金山觉得“大概相当于已经开通的BRT公交或是即将开通的地铁”。

  而在当时,倪金山并未想到自己会与公交车结缘,但毕竟那是时个“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年代,一切皆有可能。

  1963年,他从郑州市城建局调往郑州市公共汽车公司(郑州市公交总公司的前身,下简称公交公司)担任保卫科科长,这是他与公交车第一次亲密接触,从事的是完全不熟悉的行业。

  当时,倪金山和同事的主要工作是抓捕公交小偷,维护公交车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每天都奔波在外,除了向领导汇报工作,很少与人沟通,在随后举行的“四清运动”后,却意外当上了公交公司革命委员会领导小组的组长,负责“揪斗”。

  倪金山的工作“揪斗”工作尚未开始,就被原工作单位点名了,成为原来那些同事、下属嘴里的“保全派”。倪金山很“别”,他决定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打破所有的谣言,回城建局问问自己哪出错了?这种“别”除了对自己工作的自信外,有着浓厚的时代色彩,他是贫下中农,根正苗红。

  然而有些东西是没有答案的,倪金山被直接抓去批斗,之后又被拉去劳教,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一年多后又被送回公交公司保卫科工作。随后又经历几次工作调动,最后当上了公交公司的副经理。

  在那个动乱的年月,让老一辈公交人印象深刻的是:无论当时上边怎样,郑州的公交车依然准点无误地行驶在郑州街头。有这些车在,大家照常上班,生活至少看上去还算正常。

  1984年,倪金山从公交公司退休。当时他的女儿倪菊花,已经是公交公司的司机了。

  第二代公交人:为当优秀,她走路摸清沿途设施

  倪菊花本来也没想到,她会成为一名公交司机。她最初的工作,,她是公交车上的一名售票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候,郑州的公交根据线路不同,一般票价是4分钱,最贵的是1毛6分,那时坐公交的人多,线路很少,卖了几年票后,到1970年,她开始成为公交司机。

  当时女司机很少,因为车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好开,方向盘又大又重,一般人很难把持得动,往往要经过层层选拔才能当上。但当时开车倒是有一个好处:从来不堵车。大街上跑的汽车本来就少,基本上也就成了公交的天下。

  那时候,一个司机带两名售票员。跑了几条线路后,倪菊花开始开4路车,从大石桥到南阳路,她所在的3—331班组,当时是省妇联命名的“三八红旗手”车组,并多次获得各种“优秀”称号。

  事实上,获得这些“优秀”称号并不容易。当时各个班组都在比赛到底谁对乘客服务最好,她所在的班组有两名司机4名售票员,都是女性。当时比拼的不只是服务态度,还要获得乘客的好评。为了能给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她们一下班,就几个人搭伴步行,把车辆沿线经过的所有单位都默记一个遍,好在乘客问路时能又快又好地回答出来。

  就这样,上班开车,下车步行,开了一辈子公交车的倪菊花,至今仍未学会骑自行车。

  1995年,郑州市公交总公司成立。随后不久,无人售票线路开始普及,倪菊花当时已退居二线,做一些公交车的修理维护工作。后来因为要创精品线路,长期当“模范”的她,又被调回来开了一段时间车。

  2003年,倪菊花退休。她最满意的是自己开了几十年车,一直做得很好;最遗憾的是,因为开车,她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

  因为早上出车早,倪菊花经常要背着熟睡的孩子上班,她上去开车了,就把孩子用带子系在座椅旁边的机器盖上,习惯了,孩子经常就躺在车厢里睡着了,一趟车跑下来,孩子的奶奶去接,孩子才能回家。

  倪菊花说,当时有的女车长,就只能这样带孩子。

  第三代公交人:开了3年多船的他,开起了公交车公交车上长大的年轻车长,工作也能张扬个性

  马亚斐,28岁,倪菊花的儿子,郑州215路公交车车长。

  这个从小在公交车上长大的孩子,成了他们家的第三代公交司机。

  马亚斐从海军役上退伍后没多久,就成为了一名公交司机。在部队上开了3年多船的他,开公交车还要从头开始。

  他开过38路车、88路车、84路车等,这些多是郊区线路,跑久了,他发现开公交车也不轻松,并不仅仅是安全行驶、熟悉线路的问题,如何和乘客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马亚斐也从中懂了不少“规矩”。比如84路车一般上来的老人比较少,因为在传统说法里,对于老人来说,73、84还是一道“坎”,虽然说不能信这个,还是有老人会忌讳,宁愿转车也不坐84路;还有郊区线路有不少到黄冈寺的,因为附近有火葬场,一些老人也不愿说“去黄冈寺”,提到那个地方,大家多以附近一个学校或者医院代替,一般人一说也心知肚明。

  知道了这些,他开车时,就会额格外注意。“有时候一些细节上注意到了,乘客会比较舒服,就会省很多事。”

  2004年,郑州市区所有公交车驾驶员正式启用了新的名字:“车长”。于是,“司机”的称谓,到此为止。马亚斐开始成了“车长”。一个称呼的变化,即既是尊重,也是责任负责,车长要负责监督乘客投币、宣传报站、疏导乘客、车辆卫生等车上大事小事,确保把乘客安全及时送达目的地。乘客下完后,还要检查车厢,发现有乘客遗失物品后及时归还失主。

  责任多了,他觉得,责任多也有多的好处。

  2007年,马亚斐开始开215路公交车,这是郑州市最长的一条公交线路,沿环线一周,一趟车开下来,少则2个两小时,多则3小时。漫长的一趟车开着,路途多无聊,但马亚斐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他会记住沿线的一些单位,告诉一些找地方不熟悉的外地人。很多经常坐车的人都和他成了朋友。因为他从小多才多艺,就兼职做了司仪,在他不上班的时候,他可以唱歌,做司仪,做主持人,他说,长时间开车也许很无聊,但他只要喜欢这份工作,就能从中找到乐趣,甚至也能开拓自己的司仪“业务”。

  感谢搜狐网网络支持

(责任编辑:杨文敬)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