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五论落实“三个千方百计…

2009年06月13日03:2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山西日报
  时间:2009-06-13 02:49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下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全省各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我省经济运行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保持相对活跃,工业主要行业指标降幅有所收窄,贷款大幅增长,运输量和用电等经济先行指标环比向好。
但是,作为一个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的省份,我省还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产业结构单一化、初级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凸现,安全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

  实现“三个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和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虽然加大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的冲击,但同时也为我们推进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在转型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关键是要推动支柱产业由单一化、初级化向多元化、高级化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绿色转变,增长动力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应对危机,抓住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要充分利用倒逼机制,按照巩固加强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要抓住机遇,重点实施煤炭、焦化、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工业等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为在下一轮经济发展中占领先机奠定坚实基础。

  努力推动支柱产业由单一化、初级化向多元化、高级化转变。要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以企业、产业、矿城转型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从创新传统优势产业与提高新兴产业比重两个方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好国家规划的煤炭基地,打造世界级的不锈钢和铝镁合金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晋东南到湖北荆门全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带动作用,加快以坑口电站为重点的电源建设。推进煤焦产业实现规模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和多元化发展,下功夫搞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着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工业、旅游文化、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拳头产品和旗舰企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核心和城市产业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产业。

  要以大项目和增量投入带动园区整合,通过企业隶属关系不变、税收和其他利益分配关系不变等方式,推动项目向各类园区集中,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同类企业通过产业联盟形成专业化协作,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为纽带、专业化协作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

  努力使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绿色转变。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应变能力。引导企业利用增值税改革的有利实际,调整投资方向和产品结构,实行低成本扩张,把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和工艺,开发新产品;加强内部科学管理,特别是促进家族型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要加强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把淘汰落后产能与防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回潮结合起来。把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和任务细化落实到企业及设备。严格核定能耗和排污总量,抬高建设项目的环保门槛,强化源头节能减排,确保增产节能减污,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要把抓好重点产业与重点区域整治结合起来。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原则,完善相关的经济政策,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企业主动节能减排,解决长期存在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加快沉陷区治理,把治理水污染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大力培育低碳经济,发展环保产业。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使健康、节约、环保消费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努力使增长动力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自主创新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政府调控、企业发展、银行信贷都要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的倍数效应。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科技创新“三块短板”中,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难度更大,见效更慢,必须狠下功夫。要畅通科技运行系统与经济运行系统的联系、融合,以产学研合作联盟为节点聚集科技资源,变单一技术、单一项目、单一课题的合作为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合作,以集成创新为主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围绕发展支柱产业,以项目为纽带,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人才、技术与我省企业联姻,吸引世界知名企业在我省建立技术培训中心,争取短期内产生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把人才作为最核心、最活跃的要素来重视、来呵护,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加快和培养一批科技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人才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谋求转型发展的新突破,就一定会在转型期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本报评论员

  (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